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1篇
  201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怎样才能学好“数字计算机原理”课?我认为首先应解决好下面四个问题,即明确目的,注意特点,抓住要领,掌握三基。一、明确目的这里所说的明确目的,就是要明确为什么要学计算机原理这门课。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虽然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对近代科学的贡献却是十分惊人的。它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被誉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之一。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全面向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过渡,向巨型、微型、网络和智能模拟等方向发展,而其中跟工业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微型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大多数微型计算机中都采用了堆栈技术。这是因为,采用堆栈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堆栈技术在实现主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链接和信息交换、实现现行程序与中断服务程序之间的链接以及实现算术表达式求值等很多方面,均是极为有用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个问题。一、堆栈的概念和定义堆栈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所谓数据,就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集合。数据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元素。  相似文献   
3.
八个内容、四个循环和一个问题计算机原理这门课,概括起来讲了八个内容,实现了四个循环,解决了一个问题。八个内容是:计算机的一般描述(计算机概论和结构)、信息表达方法(运算基础、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信息组织方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信息加工方法(运算方法和运算器)、信息控制方法(控制器)、信息存贮方法(存贮器)、信息变换方法和信息传递方法。四个循环是:计算机的一般描述实现了第一个循环,重点在于建立计算机初步的整体概念,做为学习其它部分的基础;通过信息表达方法和信息组织方法的描述,实现了第二个循环,认识了如何把数据和控制信息组织起来,实现确定的算法,从而从外特性上认识了计算机是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机;通过  相似文献   
4.
怎样搞好《数字电子计算机原理》期末复习、总结与考试,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具体地谈谈这个问题。一、明确目的、做好计划明确目的,就是明确期末复习、总结与考试的目的。系统地进行复习总结,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与实际操作的能力;考试,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条件码是程序分支和程序循环的依据,也是双精度或高精度运算和浮点运算的基础。PDP—11系列机字长16位,设有N(负)、Z(零)、V(溢出)和C(进位)等四个条件码。这些条件码表现力强、使用灵活。因而,讨论条件码的置位方法及其含义,就显得十分重要。一、PDP—11数的表示方法在PDP—11系列机中,每个数据字占二进制16位长,有两种表示方法:带符号数和不带符号数。带符号数表示法,称为S表示法,最高位为符号位,用0表示正数,用1表示负数,其余15位为有效数值;不带符号数表示法,称为P表示法,这时16位均为有效数值,即此时只能表示非负整数。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