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文章从化学演示实验出发,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阐明了碱溶液吸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原理,对纠正在化学教学中易犯的错误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学>2006年第7期中刊登的"关于复分解反应概念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发人深思.该文的确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的判断和基本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笔者与"探讨"有不同的观点.其主要分歧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本身,而是在于初三化学是化学教育和教学的启蒙阶段,在教学中究竟如何使学生学好有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这一点.特撰文引发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化学教学》2014年第10期“中学化学中若干似是而非的论断”一文中“只要从形式上符合特征即可,不管其实际的反应历程如何”的论断提出异议.从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中学化学教学出现“若干似是而非论断”的一些主客观根源.分析说明“化学反应四个基本类型”分类的标准,指出活泼金属氧化物跟水生成相应碱的化合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Cl2与H20生成HClO和HCl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本质更深刻;用加热法区分NaHCO3和Na2CO3的方法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学》2004年第10期中刊载的《怎样正确“加合”化学方程式?》一文,就学生在“加合”化学方程式中存在的问题举例加以说明。笔者认为原文中许多观点值得高榷,试提出如下几点。1 “加合”化学方程式的前提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其书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决不能随意臆  相似文献   
5.
从参与置换反应的物质种类、状态及反应发生条件的不同,剖析置换反应的氧化还原本质及置换能力等规律,指出置换反应的教与学过程中应避免的误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