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教学中;当堂检测的方式是教师常用的评价方法。然而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课程内容没有配套练习册,教师通常使用PPT课件演示完成课堂测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无法准确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信息技术的课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已逐步融入学科日常教学中,评价方式日趋多元化。在我们积极实践新课程的同时,也需要高度关注课堂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学困生。尽管每个班级的学困生数量不多,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任由其自由发展。这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不符合新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的理念,最终会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阻碍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