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中国环境教育已经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环境教育立法也在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文章梳理了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基本进程,阐明了国家层面上环境教育专项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初步构想,即立法应遵循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地方与国家立法相协调、根植本土实际与借鉴国际经验相融合的原则,立法要完善组织、管理与监督制度,人员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改变了教学的方式、内容、师生关系等,但科学技术给教育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自我个性的泯灭、精神的物化和信仰的迷失。科学技术对教育"糖衣炮弹"的装备遮蔽了教育的初衷:教育本应培养出具有独立与开放、自由与负有责任的完整的人,人们的生活也应有共同性的基础而彼此相联。教育应通过自我教育、体验以及对话与交往的方式回到教育的初衷,即回归本真的教育、灵魂的陶冶与历史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五育融合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本体之问,为推进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思路和基准。五育融合的视角可以推进基础教育评价对象由“抽象的人”向“具体个人”转型,促进基础教育评价思维由“线性思维”向“复杂性思维”转换,助推基础教育评价功能由“功利”转向“增值”转变。但实践中困境重重,五育融合视角下基础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陷入矛盾困境,评价方案实施陷入落差困境,评价结果运用陷入控制困境。为化解困境,需深化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综合研究,完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配套制度,构筑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资源共享平台,推进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育人是家庭教育的本体功能.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呈现出功利化的家庭教育育人理念、边缘化的家庭教育育人地位、规训化的家庭教育育人行为等现象.究其缘由,功利化的竞争筛选机制扭曲了家庭教育育人的初衷,缺位的家庭教育立法模糊了家庭教育育人的职责主体,程式化的家庭氛围固化了家庭教育育人的方式.因此,家庭教育育人亟需丰富家庭教育理论支持,完善家庭教育法规体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推进家庭教育育人功能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