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1.
汉人从明清时期就开始踏上西双版纳这片神秘而富饶的土地,从此之后,官、商、兵来此者络绎不绝。查考汉族移民西双版纳的历史,其迁移状况因历史环境的差异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点。以迁移原因、迁移数量、迁移方式的不同,可将西双版纳的汉族移民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进行论述。通过历史陈述,梳理汉族迁移至西双版纳的脉络,了解西双版纳汉族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格局,为本课题的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居士林作为一种社会设置必定存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占据一定的社会结构位置,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本文结合社会学关于中层组织的理论概括,把居士林定位为一中层组织。居士林通过在圣俗两界的社会联系发挥其连接国家与个人的桥梁作用,并通过"上请下联"的联系方式和"双向运作"的互动机制将国家和个体有机地连结在一起,实现其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积极适应生存环境、改造生存状态的成果表现。傣族传统制陶反映了傣族传统社会形态,衬托出傣族人家的生活状况,渗透着傣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傣族传统制陶受到现代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和工艺的冲击,积极吸收先进制陶工艺,添加新的民族元素和地域特色,同时保留下了傣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凝聚着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整合包括四种方式——国家整合、市场整合、民间整合和文化整合。本文从交换网络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内地与边民在四种社会整合方式中发生的交换关系及其特点。内地和边民交换关系的客观化和关系性凝聚力的提高增强了两地依赖程度和相互之间的义务,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凝聚力和社会整合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