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俗话说:“教得好不如问得好。”设计合理、有价值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开发思维,走进文本,是探究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好的提问能带动一堂课。  相似文献   
2.
对语文的学习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而初中语文的学习对一个学生来说,则更为重要,它不仅作为连接小学和初中的桥梁,还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作为两大重点,教师积极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最终可形成双促双赢的教学局面.本文针对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初中实行的必要性,对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善待学困生     
任何一所学校都免不了有占一定比例的学困生。这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善待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整体优化的重要途径。一、透视特点,分析症结1.心理特点。一类是自卑、胆怯、压抑,自我封闭,学习上有困难不敢或不愿向老  相似文献   
4.
“导读”是指在教师科学地引领和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系统阅读书本的过程,着眼于“导读”的课堂教学,需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实施导读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精”与“博”的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融于一体,优化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实施课堂导读,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巧妙地设计提问导读教师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从课文整体出发,设计出能贯穿课文内容,支撑全文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问题的设计不能琐碎、重复、孤立,要能建立起各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阅读的整体框架。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追求答案的唯一…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