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类战争存在无限化与受制约控制的两种历史运动趋势.总体战争是人类战争历史运动向无限化发展的顶峰.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历史现象,是实行"固守绝对目标、使用绝对手段、谋求绝对胜利"的无限化总体战争.二次大战把战争推到能够毁灭整个人类的极端界限,促使人类从此进入新的有限战争时代.热核武器与世界整体性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是20世纪下半叶没有发生新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影响21世纪战争与和平前景的两大矛盾,一个是新的世界性贫富两极分化,另一个是全球走向一体化与民族国家主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旋律。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回首本世纪的和平运动与和平研究,对我们认识当代的世界发展,探索其今后动向,都有积极意义。一、“和平”究竟是什么?“和平”作为“战争”的对立物,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基本理想之一。早在人类古代文明中,就存在着朴素的和平思想与理念。尤其古代东方文明,朴素的和平理念有十分绚烂的表现。千百万黎民百姓,把求安宁、盼友善、谋和谐的希冀,凝聚在“和平”的概念里。几乎所有的国家、民族和集团,都声称自己热爱和平。虽然如此,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战争却连绵不断。即使出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长久以来,曾经缺乏由中国学者撰写的德国史专著。这一空白随着1991年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德国通史简编》问世,开始得到填补。该书汇集了我国大部分德国史专家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我国的研究水平,因而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美中不足的是,该书论述内容的时间下限为1945年,没有述及当代的德国。可喜的是这一遗憾不久前得到了弥补。由同一批学者参加撰写,丁建弘、陈世澄、刘棋宝主编的《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194-1990冲出版了。诚如该书“前言”所说,“它叙述的是当代史,是德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写的《战争论》① ,是世界有名的军事理论经典著作。它有两个精辟的论点 :其一是关于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 (即暴力 )的继续 ;其二是关于战争具有“以暴易暴”的无限化暴烈性。对于第一个论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给以肯定和推崇。尤其是列宁 ,曾多次引用克氏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名言 ,强调 :“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探讨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② 。因此 ,我们大家比较熟悉。但对于克氏关于战争具有“以暴易暴”的无限化暴烈性 ,则较少被人们重视。其实 ,这是…  相似文献   
5.
怎样看待希特勒政权的建立,西方历来存在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希特勒是通过合法途径由中产阶级拥上台的。有人说希特勒是靠玩弄政治权术上台的。西德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卡·迪·埃德曼认为,“从根本上说,国家社会主义党是靠自己的活动能力而发展起来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的作者威廉·夏伊勒则认为,纳粹政权“是由德国人自己用和平的手段建立的,……德国任何阶级、集团、政党都不能逃避其应负的一份责任”。西德史学家阿·费斯特更公开为纳粹辩护,他说希特勒“既没有受贿赂,也没有同大资产阶级结伙。他的目的是扫除社会发展的障碍,创造人民共  相似文献   
6.
今年,全世界人民都在纪念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四十周年。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十次世界大战持续四年零三个月,参战三十三个国家,主要战场在欧洲,当时中国人一般都称之为“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全面爆发起,打了整整六年,如果加上局部战争则长达十四年,参战国家六十一个,波及全球人口的五分之四,战场遍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在陆地、海洋、天空以至海洋下面,不分前方和后方,到处都肴战斗。世界各国和人民,经过空前的浴血奋战,损失无数宝贵财产,付出五千多万  相似文献   
7.
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战后镇压中近东革命运动,反对苏联和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的第一个侵略性的扩张计划.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了一项声明,宣布要帮助希腊和土耳其反动政府,对抗"共产主义威胁"和"防止苏联侵略",并为此要求国会拨款4  相似文献   
8.
世界现代史,一般是指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到现在的世界历史。它虽然时间短,但面广,问题多,错综复杂,同现实联系紧密,处于经常发展变动中。我国解放三十多年来,无论中学或大学,都没有一本较好的能稳定几年的世界现代史教材。  相似文献   
9.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不單使俄国人民摆脫了战爭和資本主义的奴役,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而且“給全世界指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四十一年来的历史充分証明了,这是一条馬列主义的道路,是各国无产阶級和全世界人民所必由之路。苏联人民沿着这条道路推翻了沙皇統治,击敗了帝国主义武裝进攻,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苏联粉碎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并在战后迅速恢复了战爭創伤并大踏步地向共产主义迈进。我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領导下,經过几十年的奋斗,赶跑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官僚資本和封建地主的压迫,并且高速度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正在飞跃地发展社会主义工农业,使我国的面目为之一新。东南欧各人民民主国家在苏联援助下,沿着这条道路也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巨大胜利。正因为这样,几十年来帝国主义者和一切修正主义者都极力想改变这条道路。他們不断歪曲馬列主义,傳播右傾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不少同志,尤其是青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很感兴趣,这是令人高兴的。如何学习和研究二次大战史呢?有些人热衷于阅读国外出版的回忆录和有关书藉,却忽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他们以为理论是“空”的,史料才是“实”的;同时对国外的书采取轻信的态度,既不去伪存真,也不注意把握事实的总和,简单地把历史变成个别事实的拼凑。另有些人口头上也讲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他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是当作现成的公式或标签,以为只要把“理论”的公式一套,“马克思主义”的标签一贴,就一切都解决了。这两种倾向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都不是学习和研究二次大战史的正确途径。值此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