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幼儿同情心发展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同情心的心理结构出发,结合幼儿同情心发展特点,本研究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对天津市两所幼儿园203名幼儿同情心的发展进行了心理干预。结果表明:为期12周的干预活动有效促进了幼儿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的发展,但对幼儿同情理解能力的发展却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大班是培养幼儿同情心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
精神信仰的心理学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的心理学涵义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心理需要,心理过程和人格结构,信仰是人的最高需要的体现,信仰是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有机结合的心理状态,信仰是影响人格结构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提出利他行为就是出于自愿,不指望任何酬偿而去帮助他人的行为表现。教育儿童乐于助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揭示儿童利他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实证性资料,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的心理学家经常采用分物研究(有  相似文献   
4.
品德形成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阐释了儿童社会性发展内涵、心理结构及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社会性发展中的非智力因素与德育的关系,尤其在儿童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涵及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全面分析了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幼儿同情心发展特点的调查结果表明:女孩的同情心发展水平总体上优于男孩;幼儿的同情理解和同情行为随年龄的增长避步提高,4~5岁是幼儿同情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幼儿的心理援助行为、应答担心体验、角色理解和情绪理解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发展指个体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的过程,即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对于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外部因素人们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因又是什么?近二三十年来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为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而观点采择在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文章从观点采择的含义、分类及过程方面出发,探讨观点采择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诸方面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培养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有效措施,从而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观点采择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因 ,近二三十年来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为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 ,而观点采择在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探讨观点采择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诸方面的促进作用 ,并提出培养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天津市某幼儿园中班和大班各两个班共108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中班和大班各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将幼儿置于无冲突和有冲突两种情境下,研究在这两种不同情境下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情训练前无冲突情境下幼儿助人行为显著高于冲突情境;在无冲突情境下,中大班助人行为差异显著;在冲突情境下,中大班无显著差异.移情训练后,无论是在无冲突情境下还是在冲突情境下,实验班幼儿的助人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幼儿在冲突情境下助人行为显著高于无冲突情境中的助人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代主观幸福感研究主要解决主观幸福感的本质、影响因素、心理机制、测量等问题。研究趋势从描述研究到理论构建。从外在因素到内在因素再到二者结合,测量方法多样化,研究本土化。主观幸福感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结合趋势。为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