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对“左联”五烈士满怀悲愤之情的悼文,也是一篇声讨国民党反动派血腥罪行的战斗檄文。全文叙事、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火一样的爱憎感情。第四部分中的一首七律诗,是全文的核心,也是这种爱憎感情的高度概括和凝聚。这篇课文我以四教时教完,头两教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讲清各部分的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的特色;对七律诗,只作字面上的解释。第三教时,重点分析研究七律诗。第四教时,根据课文提供的内容,要求学生以“于无声处”为题,把鲁迅在  相似文献   
2.
秦牧同志的散文《花城》,头上两小节通过简略的介绍,指出“今年广州的花市是不平常的”,并由此引出自己的写作缘由。接着用两小节的文字,叙述了农历过年的各种风习。这两小节即是一段插叙。细细琢磨这一段文字,不由得十分佩服作者用意的深远,布局的严谨。我感到这段插叙,至少有以下三个作用。一、造成悬念,使行文曲折有致。《花城》一开头就写道:“一年一度的广州年宵花市,素来脍炙人口。”并以往年与今  相似文献   
3.
4.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把淡淡的月色和淡淡的哀愁融为一体,层次清楚,结构紧凑,笔触细腻,这些特点的形成,是与他在本文中大量采用了带分号的复句有关的.全文共四十句,带分号的复句就有十五句,占三分之一以上.教学时讲好这些复句的层次、作用,对于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5.
部编初中语文第六册在一九七八年、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年的三次印刷中,都对知识短文《多重复句》进行了修改,并且越改越好。本文打算就其中的几处改动,谈谈教学多重复句的两个问题。一、多重复句是否都可以首先“划分为两个分句”? 在谈到如何划分多重复句时,七八年本说:“第一步,首先要从总体上分析,把整个复句划分为两个分句,并弄清楚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这是第一个层次。”七九年本上说:“第一步,先从总体上分析,找出统帅全句的结构关系,把整个复句划分为两个分句。这是第一个层次。”八○年本上说:“第一步,先从总体上分析,划出构  相似文献   
6.
分号集锦     
语法规律的说明,一方面要注意区分一般规律和特殊习惯;一方面也不能只看出现频率较高的合乎规律的语言现象而忽视出现频率较低的但仍合乎规律的语言现象,而以偏概全。否则,读者会把这些缺乏概括性、科学性的“说明”误做不可违犯的规则,束缚自己的手足,对别人规范的言语当毛病去挑剔。本文作者以科学的求实精神,下苦工夫搜集中学教材的言语实例,分析研究,自己找出规律。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提倡的。分号应当是用在比逗号停顿较大的地方,以显示语言的结构层次。本文“一”的第3、4、5例句中,使用分号的部分和全句的其它部分之间有逗号隔开,可否将这个逗号改用表示“分提总括”的冒号,请读者斟酌。至于所举《花城》中的一句,似应变换句式,将这个长句化为几个短句,避免这样使用分号。  相似文献   
7.
《明湖居听书》运用比喻、象声叠词等手法、反映了白妞黑妞说书的高超艺术,把她们说书时的种种音响描摹得维妙维肖,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我想谈谈这段文字里比喻的运用。音乐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它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但是,作者刘鹗努力以人们熟悉的事物设喻,使这种完全凭听觉感受的艺术转化成了可见可触可闻可尝的具体形象。它将声音比声音,让你从原来熟悉的声音中去体会白妞黑妞说书的音响,领略其说书的高妙。例如,写黑妞说书、“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乳燕  相似文献   
8.
语言简洁,是说要写得简明干净,不啰嗦,不拖沓。一句话说得清楚的意思,不把它扯成两句;一个字足以表达,决不用两个字。但是,简洁并不是简单粗陋,简洁是以能表情达意为前提的,言简而意明,文约而辞微,才是真正的简洁,《记王忠肃公翱事》正在这方面显示了它的特色。课文节选的这篇短小的记叙文,记述  相似文献   
9.
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在点明了古仁人之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后,感慨地叹道:“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对此句,课本释译为:“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而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斯人”究竟指的是谁呢?课本没有注明。我的看法是这样: 作者篇首小序,写了滕子京守巴陵郡以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而且在“守”前加“谪”,高度概括地交代了滕子京虽遭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教育部门,一说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便好像是专对莘莘学子而言的,这诚然不算错。可是,我认为还应补上一句:兴趣,亦教师之师。试想:如果教师本身对所教的东西索然寡味,只是不得已而去敷衍应付一番,又怎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教学效果又怎么会好呢? 说到提高教师的教学兴趣,必然牵涉到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等诸多方面。这里,仅就我们教师本身、学校本身可争取做到的,谈谈我们学校语文学科组的一些做法。一、在深入备课中备出教学兴趣。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新教师由于对教材有新鲜感,教起来颇有兴味,他们的缺点在于不善于处理教材,不善于驾驭课堂。老教师熟悉教材,对知识点如数家珍,这是优势,但也有人因熟门熟路而情趣淡漠,讲课虽不失从容,但却缺乏激情,言语平淡无味。对此,我们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