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校教育质量如何?我们应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来判断,而不是用“校外教育市场”这一现象来简单推断。  相似文献   
2.
当今教育中的种种功利现象及其危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对社会乃至个人的功用,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人文性)两个方面,其功利的一面体现在: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获得在社会生存的实用知识、技术与能力,通过受教育者的劳动,给社会增加产品与服务等。可以说,正是教育的功利(或叫实用)功能,社会的物质财富的总和比过去大大增加了。教育对于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今天的流行语则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回到教育的人文性方面,教育是提升个人修养与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追寻和获得真善美的手段之一。教育要和谐发展,它的功利与非功利两个方…  相似文献   
3.
皮亚杰认为,儿童智力发展建立在儿童适应环境的基础之上,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认知构建所必需的一个因素。但皮亚杰并未详细说明社会相互作用在认知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美国的丹里斯(Rheta Devries)和赞(Betty S.Zan)在90年代合作研究了幼儿课堂中人际相互作用对于幼儿心理机制的影响,提出了“社会道德氛围”(Sociomoral atmosphere)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质量如何?我们应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来判断,而不是用"校外教育市场"这一现象来简单推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