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公序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其产生是基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公序良俗原则确立的基础具体表现为法理基础、价值基础、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体系是指从立法上和司法上对公序良俗的具体适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制度设计整体。我国应在确定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体系内容,并为完善该体系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立法,是指公民个体或团体以提出立法建议或意见的方式介入立法过程,并以对立法决策施加影响为其参与目的的一项政治活动。作为体现民主立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公民参与立法在现代立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公民参与立法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形态也基本形成。当前,要继续发挥公民参与立法的功能,必须在广度和深度上逐步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并积极回应社会的关切。从扩大有序到检验有效是公民参与立法的必然走向。关注参与的效度是我国公民参与立法制度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发挥公民参与立法对公民民主权利保障、立法质量提高和民主立法进程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会立法辩论制度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于20世纪初逐步走向规范化。美国众议院立法辩论制度程序设计较为详细,对议员发言有严格限制,而参议院立法辩论制度则与此相反。美国国会立法辩论制度的特点是注重法案审议、政党斗争激烈和受行政机关影响较小,优点包括维护议员利益、确保立法正当性和保障法律实施,缺点在于教育效果欠佳、启发或改变舆论作用甚微和议员履行公众代表职责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5.
立法公开是指将立法活动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成果向社会公开。建立和健全立法公开制度对于加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推进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立法公开存在的根据、遵循的原则、界定的范围和选择的方式,都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问题。在我国立法公开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现状,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进行了制度设计.首先要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结构进行系统梳理和建构;其次要明确建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再次是要寻找建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路径.  相似文献   
7.
国外立法资料公开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制度,也积累了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此外,要实现我国立法资料公开的科学化还必须强调公开的依据、对象、范围、方式和时机要满足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