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恩堂 《天中学刊》2010,25(1):117-120
由于犹太人长年散居在世界各地,出于非犹太人识别犹太人的需要以及犹太人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的需要,“谁是犹太人”的问题便呈现在世人面前。界定“犹太人”的世俗标准,一是从人种学的角度,即种族的体征来判断;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即从家庭和血缘关系来判别,而不能再依据宗教标准去界定“犹太人”。目前,犹太学界普遍采用的界定“犹太人”的标准,是把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李恩堂 《天中学刊》2011,26(6):128-130
教会学校是近代中国一支特殊的教育力量,在应对中国重大社会运动时有其特殊的举措,并且这些举措是对近代中国社会演变进程的一个侧面透视。在此意义上t探讨上海圣约翰大学应对中国五四运动的特殊举措及其变迁过程,我们可以“以小见大”,进而窥测教会学校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地位以及中西教育理念的互动交融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