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系统思维下构建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对洞察高校就业工作的现时形态和未来之势、促进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内部之间融合性发展、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针对目前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中出现的各主体力量分散、就业生态环境营造不充分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需坚持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加强就业工作主体制度建设,优化高校就业工作生态环境,筑牢就业课程体系根基。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力举措,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63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文本,运用扎根理论,通过NVivo12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对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客体、内容、形式、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为高校党政部门和二级院系,客体为各类教师群体;内容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活动形式以典型激励和集中学习为主;过程管理主要聚焦于管理考核与教师成长。通过分析对开展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设计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将集中教育与个体互动相结合,将考核管理与发展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表达范式的转向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增强教育渗透性的需求、发挥教育实效性的诉求。"网络泛在化"促使公共能量场的集聚,"时空开放化"促成异质意识形态的涌现,"社会扁平化"促进"主体间"关系生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范式转向的时代之境。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表达范式尚存在控制型话语偏好、隐性话语表达缺失、共情性话语意识淡薄的实然困境。因此,重视公共能量场作用,注重共享型话语范式建设;柔化异质意识形态纠偏,强调隐性话语功能发挥;树立"主体间"关系意识,增加共情性话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范式的逻辑策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托Cite 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2013—2022年关于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34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发现:年度文献数量呈现平稳中逐步下降的趋势,且在我国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研究者群体;研究者发文较为独立分散,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意义、发展现状和课程建设4大方面。基于此,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下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课程思政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加强数字技术与职业生涯课程融合3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由多维层次架构起的立体范畴,包括:理论话语层、学术话语层、实践话语层。现代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呈现"离散化""内卷化""独白式"的实然状况,造成价值引领乏力、吸引力疲软、教育实效消减等困境。从"离散"到"聚合",寻求合意的最大公约数;从"内卷"到"外化",强调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价值遵循;从"独白"到"对话",实现教育话语表达的应有之义,是顺应大众化发展转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话语实然困境达到应然状态的必然进路。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结合新形势下的社会现状和毕业生特点,梳理主动、被动两类“慢就业”学生群体及其在就业工作中的各方面具体表现,分析社会、家庭、求职技能与学生心理四个层面的相关因素,结合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毕业生“慢就业”全过程精准帮扶提升路径,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