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拯 《云南教育》2014,(20):1-1
在五千年相沿不废的文化谱系里,尊师重教始终是一抹价值底色。《苟子》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礼记》有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孔子是中国第一位民间教师,弟子三千的伟大成就,有教无类的光辉理念,在世界教育史上熠熠生辉。及至今日,现代中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发展决定文明程度,“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国内一项专门的心理咨询技术——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对职业高中学生厌学问题进行心理分析与治疗,力图透视导致该学生厌学的心理过程与机制。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应用意象对话技术可以快速发现学生面对学习时的心理感受,通过改变潜意识中的意象,能很好地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3.
不妨把时针拨到两千多年前,回到那个文明觉醒的"轴心时代"。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是不同文明类型破茧而出的时期。苏格拉底用思辨哲学开辟了西方文明,释迦牟尼在冥想中启发了印度文明,而中国的孔子,则在世界的东方写下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在人类文明图谱中点亮了熠熠生辉的中国星。这颗中国星,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历史时空,愈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在人类历史上,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现断层而保持了连续性,今天的中国人仍能从容阅读孔子留下的文字;惟有中华文明未曾出  相似文献   
4.
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有不敢开口或不愿意开口读英语、讲英语,即使在早读课中也没有读的浓厚氛围。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带读时声音大过学生发出的声音,让学生自由朗读时,会出现声音就越来越小的现象,甚至最后变成默读。那么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呢?我们不妨从早读课开始抓起。一、明确早读内容,从中获得语感学生通过早读课或背诵课文能形成英语语感,提高学习英语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把早读、课中读的内容纳入到教学计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云南"旅游热"的兴起,旅游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楚雄市区的主要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英文翻译的语料,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理论,对语料进行分析,探析景点英文翻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促进楚雄市旅游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来访者是某职业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近半年来,害怕接触陌生人,特别是陌生异性,已严重影响来访者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来访者由于在幼年及童年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加之遗传及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生活、学习中一直采取退缩逃避的应对方式。咨询师通过10次历时两个半月的咨询,采用了精神分析疗法、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等综合疗法。由于来访者积极配合,目前己逐步消除了与人交往的恐惧,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百年学府"武汉大学再次身陷舆论漩涡。日前,武汉大学举行119周年校庆活动并宣布120周年"校庆年"正式启动,却招致包括老校长刘道玉在内的众多武大校友的质疑,他们认为,武汉大学的前身只能追溯到1913年创建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与自强学堂并无传承关系。武汉大学究竟起源于1913年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还是师承于1893年的自强学堂,这自然有待高校历史研究者的学术钩沉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威公断,本文无从置喙,也无意陷入口诛笔伐的是非之中,只是高校回溯校史,向来是一笔糊涂账,这种现象值得玩味,也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拯 《新闻战线》2023,(21):18-21
<正>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这些年来,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党报评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舆论场更好发挥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是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9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召集、人民日报社评论部指导,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23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相似文献   
10.
李拯 《家长》2023,(30):113-115
<正>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要一改从前的刻板教学模式,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强调知识与文化的深度结合。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底蕴,寻找适当的时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在感受英语文化魅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因此,文章结合教学实际,讨论了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