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双论互动式"是"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强调主体之间是以"论"的形式表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采用"双论互动式"教学具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双论互动式"强调双"论"的过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双论互动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构建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2.
微观教学环境建设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之一。微观教学环境建设的主旨是形成自由、宽松、和谐的精神,微观教学环境建设的主体应营造和谐的课题氛围,微观教学环境建设的方法是引导大学生发挥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4.
弗兰茨.梅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密切。探究他们学术思想的交汇、学术思想关系的产生、发展过程,找到他们学术思想的内在理路,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长期进行不断探索的科学结晶,是中国共产党近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以“三个代表”作为检验党的建设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与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致的,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党的建设上的创造性发展。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内涵,富有时代新意,对党的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今年5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主持召开党建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中国高校呈现深入发展的趋势,它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课程建设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改革与发展空间。纲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是充分贯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和思路,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为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