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语文课如果要成功地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导人新课,关键在于所选讲的小故事必须与所讲课文的某个内容、某个问题、某个情节、某个对象或者课文的作者“具有一定联系”。对于那些叙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找”与课文的某个内容、某个问题、某个情节、某个人物具有一定联系的小故事,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情节“编织”出一个个与课文的内容和情节有着“全方位”联系的小故事。笔者在讲授《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一课时,就  相似文献   
2.
县级电大落实理工科实践性教学环节方法浅探李方松县级电大怎样落实理工科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一个并未划上句号的课题。笔者就此问题联系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谈几点体会。和所有县级电大一样,我校也突出地存在着不论是资金条件、实验实习条件还是师资力量条件都很难满足...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系辞》言辞所具的特殊作用 ,以及所提出的“书”、“言”、“意”、“象”并界定了“文”的概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指出了其对后代文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所具的深刻影响 ,以及继续对其进行深层次挖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当名词与另一名词连用或当其由连词“而”连接时一般活用作动词?这则是因为: 1.两个名词连用,从语法上讲若不是同位、联合或状中结构,就只能是主谓或动宾结构。所以当对其按同位、联合或状中短语来理解都行不通时,则其就只能是主谓或述宾短语了。也就是说,两个名词中心有一个用作了动词。如: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相似文献   
5.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是普通逻辑学中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不同特点划分出的两个相对的概念类别。一般地,老师在中学生(本文中的中学生均含中专学生)作文指导中,是不从逻辑学的角度作为专门的知识给学生讲授的。但是,由于作文本身就是以概念为基础,由概念(语汇或短语)、判断(句子)和推理(句子或句群)构成的。概念在作文中运用得是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生、中专学生跋涉于议论文天地时,我们那些不太介意“形式”,却十分介意“动机”的老师,面对着冥思苦想的学生,常常是一会儿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思维形式’”,一会儿又着意强调:“不要违反‘思维的逻辑形式’”。生怕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敲”出满篇难堵的“豁子”来。结果反倒把个细心的学生常常弄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思维形式”何耶?“思维的逻辑形式”何也?有时,胆大一点的学生嘴稍长一点,甚至连我们掌有发问“专利权”的老师也被问个措“嘴”不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