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校课堂客观而普遍存在着厌课现象:厌课并非个别、厌课却似旷课、厌课并非厌学;原因是课程不尽合理,专业设置欠佳,教师素质欠高,社套环境消耗着课堂教学效果等。  相似文献   
2.
确立环保伦理规范依据了下列事实背景,即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现代生态伦理学、建立人与环境的互利关系,多种保护手段互补、维持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等。当代环境伦理规范应有丰富、溶刻的内涵,要求人们在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时必须明确,义务高于权利,享乐小于生存,自然大于生人,预防重于治理,未来属于子孙,无限源于有限、环境优于其他,要本在于自觉。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课题。当代公民意识的构成主要包括:自主、平等、爱国、公德、节俭、纳税、环保、科技、国土等意识。公民意识的确立,有助于反腐倡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公民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