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认知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激起他  相似文献   
3.
李月洪 《小读者》2011,(2):21-22
很多同学认为假期属于自己.一觉就睡到中午.一玩就一天不归,一看电视就到半夜。一上网就不分昼夜。只是到了开学头几天才想起了作业,  相似文献   
4.
正"离开解题,策略就无从谈起!"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普遍头疼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策略意识?在教学中,笔者关注教学的细节,在细节的打磨中,强化学生的体验,效果颇佳,现结合实践谈谈一些做法。一、推迟课题的揭示课题的揭示从时间的节点看,可分为开门见山式、课末点题式和课间揭示式,在教学中,我们大多采用开门见山式。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导入部分教者出示图1和图2。  相似文献   
5.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早已屡见不鲜。静心思考,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往往是“被合作”。因此,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笔者一直持谨慎态度,原因有两个:一是数学学习更强调独立思考,二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很难控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又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还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怎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四方面展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