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毋庸置疑,迅猛发展的科技使人类社会发生跨越式的进步,其对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则表现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急速发展上。种种现代媒体的介入,颠覆了从口到耳的传统教学形式,现代媒体展现和传递教学信息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知识信息以多样化的形式得以呈现,有利于引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存储功能使信息资源空前庞大和丰富;网络的交互传输功能使信息突破了单向流动的结构,授课实现了双向甚至多维互动;视频、音频技术使平面静态无声的信息实现了立体动态有声化;现代媒体外化了人的内在功能,承担了属于教学双方的许多繁琐杂芜的工作,减轻了师生的诸多负担……如此种种,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产生强而有力的冲击,推动教育的变革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跨越时空的生命对话,是一种再现“现场”的情感共享。阅读主体通过解摸文字走进作品所构建的现象世界,继而深入到作品所承载的情感世界,通过参与体验、交流与沟通,实现生命对话,达到情感共享,从而获得对主体情感的净化和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身阅读素养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作者读《〈指南录〉后序》,为文天祥九死一生的艰险遭遇打动,为其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感动,钦佩他含垢忍辱将以有为的报国情怀,感喟他万死不辞决意南归的无畏精神,从字里行间又读出了一个意气张扬的书生形象。  相似文献   
4.
多解的《锦瑟》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和谜团,等待着我们去填充和解答,思维的空间因此被拓展,作者从"追忆"的角度试着再读它,力求从李商隐苍凉的心灵深处解读他无望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伐檀》是…首愤怒抨击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刺”诗,它的批判意义已经成为共识,不容质疑。然而在备课时翻阅资料,发现了汉儒董仲舒依据自己的“诗无达诂”之说对其做的另一翻“个性化”解读,认为“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歌颂统治阶级的“君子”“先其事,后其食”,是不会尸位素餐的。  相似文献   
6.
7.
李林圃 《考试周刊》2013,(47):48-49
课程改革明确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方向,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众多一线教师努力尝试和推进的主要学习方式,运用这一学习方式能够直观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也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落到实处呢?文章认为,批注性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强化阅读反思和注意阅读层次等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