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怀着梦幻我步入金色的十月,满怀着希望我来到美丽的花坪,满怀着轻松我漫步于2007年建始县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满怀着好心情我走进了石述会老师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语文教育的新形势下,在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语文教改的一大主题。语文课的包容性和兼容性都非常强,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提起三国时期魏国的蔡文姬,只要有一点文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她是我国古代少有的著名女诗人。她撰写的五言体《悲愤诗》(另有同名骚体诗一首,内容大致与五言体相同),是一首自传性质的长篇叙事诗,记述其从被掳入胡直到被魏王曹操重金赎回国重嫁后的经历,再现了汉末动乱的社会面貌和她个人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4.
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浪潮滚滚涌来,通过参加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崭新的课程理念,即: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自主学习,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更新评价观念,提倡评价方式多元化,促进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满怀着梦幻我步入金色的十月,满怀着希望我来到美丽的花坪,满怀着轻松我漫步于2007年建始县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满怀着好心情我走进了石述会老师的竞赛课堂,她执教的《看云识天气》成为这次赛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折射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积极追求。然而从新课程理念到教育实践,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本文将用《黄河,母亲河》活动课例来阐述新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实践运用。一、目标的“三维”定位与整合知识和能力:感受黄河文明,探寻黄河文化,积累黄河知识,培养搜集、整理、筛选、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听说读写和策划组织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过程和方法:注重活动过程的优化,强调在优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自主、合…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标以其全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语文新教材更是全新的世界。不必说课本的体系,也不必说课文的选择,单是“研讨与练习”,就使我们豁然开朗。它没有了繁杂的语法修辞训练,也没有了孤立的语言分析,有的是整体上的感悟、深层次的理解、个性化的品味、创造性的欣赏,这样的语文练习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其中的“读一读,写一写”算是个亮点,那么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一看似简单的内容呢?提倡在语文学习中感悟、体验、熏陶,这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积累和训练的重要性,更不应该忽视…  相似文献   
8.
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满堂满”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教育极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罗杰斯的非特异性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就是典型代表。“疑”是一种对现有知识不满足的情感状态,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一种有张有弛、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的练习设计总的说具有人本性、开放性、趣味性和弹性等特点,充分体现了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简单地、机械、照般地做教材中的几个练习题是不够的,师生可以自主选择、自由增减、自行整合,在语文练习的选择、增减、整合中,我们还要优化方法,讲究策略。整合中追求多彩纷呈摘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做摘抄、办手抄报、做阅读卡片,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如在《探求月球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搜集、阅读、整理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古今诗词、对联等等,让学…  相似文献   
10.
李永翠 《云南教育》2003,(32):14-15
体验教学是现代教学方式的突出特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了体验教学活动对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体验,指一个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学习,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实践、练习、思考以及回顾现实生活情境,对学习对象产生内省体察,最终感悟到某些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行为习惯,形成某些情感、态度和观念的过程。小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内容,其中很多本质的东西仅仅通过认知活动是难以全部获得的,只有通过体验和感悟才能整体把握,才能真正触及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体验性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