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乔伊斯的一生都在为爱尔兰人民的精神解放而撰写"道德史的一个篇章".在他的作品中,象征手法是一大艺术特色.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他成功运用了这一手法,赋予每一事物深刻的象征寓意,深刻揭示20世纪初都柏林丑陋的社会现象和都柏林人文化和精神的瘫痪.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修辞格.呼语常被用在诗歌中,并伴随着示现或拟人的形式出现。呼语用于与人的对话时,能拉近距离,产生亲切感;与动物或抽象概念对话时,能赋予诗人要诉说的对象以人的特征,使得诗歌意象生动活泼,增添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性是诗歌恒久不衰的魅力之源,是诗歌表情寄意的一种手段。在《秋颂》中,济慈塑造了一个成熟、宁静的秋天形象。诗人通过多种押韵、拟声及格律和节奏的变换等声音形式,来烘托主题,渲染气氛,增强诗歌艺术的感染力,实现了形、音、义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4.
寓意隽永的象征——试论乔伊斯短篇小说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伊斯的一生都在为爱尔兰人民的精神解放而撰写“道德史的一个篇章”。在他的作品中 ,象征手法是一大艺术特色。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 ,他成功运用了这一手法 ,赋予每一事物深刻的象征寓意 ,深刻揭示 2 0世纪初都柏林丑陋的社会现象和都柏林人文化和精神的瘫痪。  相似文献   
5.
春天是中外诗人所喜爱的题材,因而诗歌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春天的季节意象。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诗人的审美趣味也迥异。中诗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而英诗逼真、细致,给人一览无余之感。  相似文献   
6.
春天是中外诗人所喜爱的题材,因而诗歌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春天的季节意象。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诗人的审美趣味也迥异。中诗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而英诗逼真、细致,给人一览无余之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