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露马脚”为什么偏偏露的是马脚而不是别的动物的脚呢? 事实上,在明朝之前,元杂剧《陈州粜米》中就已经出现了这个俗语:“这老儿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一来则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 再往上追溯到唐代《朝野佥载》一书中讲了“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故事.杨炯恃才傲物,谁都看不起,见了当朝官员就叫他们“麒麟楦”.  相似文献   
2.
"三更"是指夜晚十一点至一点,因此"三更"就是"半夜".那么,为什么把"三更"和"半夜"连用呢?这岂不是重复了吗?原来,"三更半夜"这个俗语有阴谋的含义在里面.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有三人都中了进士,状元是胡旦,省元(第三名)是赵昌言,同榜中还有一位叫董俨.三个人都做了官,胡旦任起草诏令的知制诰,赵昌言任工部侍郎,董俨任掌管财政收支的度支副使.赵昌言和时任掌管盐、铁、茶专卖和征税事宜的盐铁副使陈象舆关系很好,因此,虽然陈象舆不是赵昌言同年进士,但也加入了这个集团,结成了"科甲朋党",成为当朝一支重要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要政敌是当朝宰相赵普和太子元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