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求功名,只求奉献”是潘兴濂做人的宗旨。三十年来他默默地辛勤耕耘,不图名,不图利,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培养人才作贡献。潘兴濂一九五六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参加工作后,他的工作岗位不断变更,  相似文献   
2.
红河州40年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经过历届党政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奋力拼搏,从困境中走出,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走上了“科教兴州”的希望之路。1957年自治州成立时,所辖329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幼儿园12所,小学1343所,初级中学13...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语言表达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知识、道德、理想、情感的中介 ,是教师职业最起码的基本功之一。作为语文教师 ,更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表达的魅力和作用。   一、要加强教学语言表达的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学心理学工作者观察一般语言生活得到结果是 :听占 45% ,说占 30% ,读占 16% ,学占 9%。”可见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对学生来说 ,占据着重要位置。   笔者听过一些语文教师讲课 ,确有少数教师不善于教学语言表达 ,表现为 :语言平铺直叙 ,概念含混不清 ,判断模棱两可 ,推理自相矛盾等。这不仅会影响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4.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个旧一中校长潘兴濂李灵,杨启云,李登禧曹操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举世闻名的锡都——个旧,就有一匹伏报数载、志在千里的老驻。38年前,从教的志向,确定了他教师的生涯。然而,是改革大潮,把他从一名普...  相似文献   
5.
1999年,弥勒“两基”工作通过了省政府的验收和国家教育部的认定,弥勒人世代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2000年弥勒“两基”工作又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然而,这一殊荣来之不易,它倾注着弥勒各族人民的智慧、汗水和心血。  相似文献   
6.
凡到过金平的人,只要接触那里的乡亲,无论是干部、教师还是百姓,你都会为他们爱恋红土地的火热激情所感染,为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为他们务实、求真发展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业绩和奉献精神所振奋。是啊,在这群山莽莽,山路漫漫,江河穿流,森林连绵,物产丰富,民族众多的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辗展着31万各族人民重教的豪情,他们在这片深沉、神奇、贫困的土地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谱写了“普六”的颂歌。 2000年的秋天,当笔者踏上这片神奇的沃土时,只觉得天高云淡、秋风宜人、草…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是集边疆、民族、山区、战区、贫困五位一体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漫长的国境线上,有着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各族人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闭塞,加上诸多因素,导致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许多适龄儿童因家庭贫穷,连起码的教科书费、杂费也交不起,许多适龄儿童被隔之校门之外,文盲遍及村村寨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形成了经济与教育的恶性循环。这素质型的贫困,无时不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心……“救助贫困学生”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正在付诸行动。金平县14…  相似文献   
8.
个旧市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改革了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技术教育初步形成高、中、初三个层次网络。自一九八○年以来,先后有5万余人次接受职业教育,一九八六年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到一比一。个旧是一个有35万人口,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冶金工业城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类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已经成了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个旧市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办学目标从过去单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毕业生,转到除向高一  相似文献   
9.
1999年,弥勒县“两基”工作通过了省政府的验收和国家教育部的认定,弥勒人世代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2000年,弥勒“两基”工作又以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这一殊荣来之不易,它倾注着弥勒各族人民的智慧、汗水、心血。   一   “弥勒”,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佛。为此,人们称她为佛城。   弥勒地灵人杰。这块佛地养育了伟大的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先生;大观楼长联的作者孙髯翁选择了这块佛地作为归宿;“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也出自这块佛地。   改革开放以来,弥勒人为红河州、为云南省创出了两个品牌:红河…  相似文献   
10.
泸西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在泸西升高中比升大学难”的问题,以敢立潮头唱大歌的气概,决定在县城新城区新建一所普通高级中学,以圆初中学子高中梦。让矛盾逐一缓解泸西县1999年完成“两基”后,全县每年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只有13%,而高中升入大学的比例却有60%左右,每年有4000名初中毕业生流入社会。这严峻的现实,无时不牵动着县委、政府领导的心。在2002年高中招生前夕,面对来自升高中的压力,县委书记高德明深情地说,千难万难,不能让娃娃没地方读高中。他提出把县委办公室搬开,如果再不行,把宾馆腾出一个,让娃娃有地方读书。在泸西“升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