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李白鹤 《教书育人》2011,(15):81-83
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乃至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研究生课堂教学中默会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波兰尼从对普遍怀疑原则的考察出发,揭示出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具有无可避免的默会寄托前提,在此基础上,他指出科学领域中科学家们由于有着共同的默会寄托传统因而能够自动自发地形成一致的趋势;由此,他又将这种认识扩展至对整个自由社会的认识,指出只有所有的社会成员将自己都投身于追寻真理的活动之中,才会出现人人彼此真诚信赖的自由社会.对于一切认识活动都包含着无可避免的寄托前提的揭示是波兰尼的默会认识理论的重要内容,而波兰尼对于个体自由和公共自由的实现的分析是建立在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有着共同的默会寄托传统的基础上的,这表明默会理论是波兰尼自由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通过揭示认识的寄托前提来解决关于认识的“两难悖论”.在波兰尼看来,寄托框架是一切认识活动都无法摆脱的预设框架.“寄托”是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对波兰尼的寄托理论进行考察,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信念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思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课程改革应由理性的、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直观的、形象的生活世界,由原来的关注科学规律和法则回归到关注儿童的情感和体验,关注儿童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由以科学为中心回归到以人为中心。教材中的知识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它毕竟是狭隘的、片面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