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素描只不过是色彩和创作的铺垫。但笔者不这么认为,素描作为一门单色艺术,有着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表现方法、朴素而又真实的美感。本文试就高中人物素描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素描教学的任务不是结构,而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结构只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手段。换句话说,不是仅仅将对象作为一个自然属性的人,而是作为社会属性的人来理解和表达:深入揭示对象的气质和感受,力求深入其内心世界。只有把正确的结构和你对人物内在的理解,用适当的方法表现出来,才能不致于使所画人物不像或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2.
李红修 《成才之路》2012,(18):34-34
在与同事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同感,曾经激情四射的语文课,曾经趣味盎然的语文课,曾经人文底蕴最浓厚的语文课,曾经书声伴随着笑声语文课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语文课在不知不觉间,正被我们的学生边缘化。即使是一些优秀学生,每天投入时间最多的科目,上课精力最集中的科目都与语文无缘。不被学生认同,不被学生欣赏,不被学生喜欢,正成为我们共同的心病。如何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3.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素描只不过是色彩和创作的铺垫。但笔者不这么认为,素描作为一门单色艺术,有着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表现方法、朴素而又真实的美感。本文试就高中人物素描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素描教学的任务不是结构,而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结构只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手段。换句话说,不是仅仅将对象作为一个自然属性的人,而是作为社会属性的人来理解和表达:深入揭示对象的气质和感受,力求深入其内心世界。只有把正确的结构和你对人物内在的理解,用适当的方法表现出来,才能不致于使所画人物不像或千篇一律。二、在认识对象特…  相似文献   
4.
李红修 《成才之路》2013,(26):86-8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确,当今的中学生爱美之心最急,情最切。所以,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将中学生的爱美之心,与中学语文课中浓厚的美的氛围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知美、欣赏美。什么是美?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从美与善的关系角度去思考,提出了"尽善尽美";俄国现实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响亮的提出":美是生活";而革命导师马克思则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语文课美在哪里?首先,语文课本中那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无不闪现着耀眼的人性美:保尔·柯察金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英雄,以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以他那顽强的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