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癫狂是众多文学化的疾病中十分特殊的一种.人们常常把超出世俗理性之外的行为目为癫狂--这正是以癫狂为主题的小说的基本出发点.小说中的癲狂常常在叙事语境中获得某种特殊的修辞含义,与其医学含义构成相互关联又相互疏离的复调.  相似文献   
2.
书生作为一种突出的人物类型在唐代进入中国小说史。在以科举为背景的书生旅行故事中,除魅与遇仙是一对值得关注的主题。除魅主题以《玄怪录·郭代公》为代表,表现的是书生在旅行中凭借人类理性为世界除魅的经历;遇仙主题以《博异志·白幽求》为代表,表现的是书生在旅行中受到宗教思想的启示而对世俗理性的反省。除魅与遇仙主题的并存体现了唐代书生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思想困境。不过,书生心底的入世理想极为牢固,遇仙故事中的出世情节实际上是科举受挫之后的情绪发泄与自我安慰。  相似文献   
3.
空间的历史即人的空间经验的历史。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翻开明遗民的文集,可以读到大量记述他们的空间经验的文字。文章以顾炎武的文章为个案,从空间角度切人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考察作为空间现象的明遗民群体。试图说明,明遗民虽然积极地参与了空间之自然维度与文化维度的重建,但是却被传统的士大夫伦理禁锢于前明的时间维度中,这正是其生存困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最晚至南宋时期,通俗文学领域内开始了对苏轼形象的塑造.通俗文学从消费者的趣味出发,以才情替代了政治,消解了苏轼政治生涯的波折历程;又以才情重新整理了文化地理,调节了苏轼的人生节奏.苏轼形象的塑造是近古通俗文化史上的经典个案,其直接成果是产生了一个文人形象生产的流水线和一个文人生活的经典模式.从此,以苏轼为模版,富有"才情"的文人们被相继塞进流水线,一个个大同小异的形象被不断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