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由于志石断裂或碑板泐蚀,造成一些文字释读有困难,释文处理作"□"。根据文字残画、行文体例、语境和文史知识,这些缺字能够释读出来。释文中部分"□"字的补释,可以使这些宝贵材料得到更科学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统筹主编的《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是一部中型外来词词源词典,其收词对象主要为外来词。通过对《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所收的124条近代汉语晚期的外来词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从共时的角度看,近代汉语晚期的外来词以意译词为主,且多为科技词语;从历时的角度看,汉语中的外来词上古时期以音译词为主,中古时期以来则以意译词为主。它巩固了佛教外来词涌入后汉语合成词以偏正式为主体的局面,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相似文献   
3.
“国语”一词最早使用于战国初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的名字,主要用于记言,为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国家大事言论的记录。在《报任安书》里,司马迁认为,《国语》是左丘明写的。其实该书作于战国初年.作不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祈使句在元曲中的戏剧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元曲中,宾白部分的对话大量使用了祈使句.除了表示命令、禁止或请求、劝阻等最基本的功用之外,祈使句在戏剧中的语用功能主要表现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体现剧中人物动作的延续性、帮助观众推知舞台情节等几个方面.这是由祈使句的语义特点决定的:祈使句动作性强,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时间属性是将来,可以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祈使句是未知信息高度集中的结构,在矛盾冲突高度集中的戏曲表演艺术中,它的采用比其他句式在表现动作和推动情节发展方面更有效益.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误释形近字,包括未明典故而误释、未明普通词语而误释、未审语法而误释;二是误释异体字,包括未识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误套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未解类化字规律而误释;三是不辨同形字。从表层看,这些问题是文字问题;从深层看,既有文字问题,也有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元曲中复句有并列类、转折类和因果类三类,语义特征对祈使句有选择制约作用:从用例数量看,祈使句进入并列类和因果类复句用例最多,多是肯定祈使句;祈使句进入转折类复句少,多是否定祈使句。就关联词的使用情况来看,大多并列类复句不用关联词,多是祈使句联;绝大多数因果类和转折类复句用关联词,都是一般句联。  相似文献   
7.
在元曲中,因果类复句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都对祈使句具有选择性。在语法形式上,因果类各小类复句对祈使句的选择制约规律不同。变换分析表明因果类复句对祈使句进行选择时,在深层语义结构上相同,原因分句[+陈述]语义特征和祈使句[+动作]的语义特征相互制约,使得祈使句在因果类复句中具有[+结果][+未然][+动作]等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8.
9.
《广韵》韵目切语共出现两次,一次在目录中的韵目字上方,一次在正文的韵目释语中;而且,有63韵的切语前后不一致:56韵的读音前后相同,7韵的读音前后不同。这说明与《集韵》及以后的韵书目录相比,《广韵》目录不成熟,而且对《广韵》切语的系统性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