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学习中相互联系的三种能力.运算能力是最基本的,却也是最易忽视的,学生们经常说:"我不就是算错了吗?".这种想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尤为普遍,教学时常把注意力集中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忽视运算能力的培养,极大的阻碍了数学学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在高考的答题卷中由于学生计算错误而失分的现象极其普遍,特别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很多是因为疏忽而引起了计算上的错误,从而导致失分.  相似文献   
2.
波利亚在论述“怎样解题”时十分强调“解题回顾”,要求在解题后必须再自问一下“我能一眼就将结果或方法看出吗”?这貌似平淡无奇的一问,却颇值得我们体悟.“一眼看出”其实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学习境界.会不会解题关键在于能否“看透”题目,一旦“看透”了,解题策略自然就水落石出了.可见,波利亚看重的不只是会求解,而是学习境界的提升,在他看来学习境界的提升与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同步的,并构成因果关系.由此可见,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跃仁 《数学教学研究》2013,32(7):31-34,3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是由解题主体与数学系统组成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类比、分析、讨论,对一个问题实现"数学式思考",引导问题发展和迁移.问题的发展是指进行问题解决教学时,在课堂中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已经获解的情况下,在问题情境中的新问题、新知识的生长点上,对问题进一步探究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形成新的问题情境而作为问题解决教学的进一步延伸或升华.因此,解题教学就成为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数学解题教学应突出探索活动,但是这种探索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解题数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寻找学生思维的起点,利用学生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创设出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解题教学,情境是解题教学的关键,将直接影响着解题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浙江高考数学坚持"立足基础,稳中求新,注重能力,正确导向"的命题思路与风格,题型比较稳定,但稳中求新,这就需要高三复习的解题教学要回归本源.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教会年轻人思考"的科学,我们的学生往往喜欢计算,而不愿意思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以发展他们的思维,"不足"条件的习题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何为条件"不足"呢?其实,"不足"的对立面是"满足".传统教材题目的条件常常是"满足"的,即确定的已知条件对应着其相应的确定结论.题目比较死板,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随着教改的深入,我们会越来越深入的体会到"不足"条件的题目不断地递增,这种条件的"不足"是锻炼思维最足的题,这是因为"不足"条件的题目跨越了条件的确定性,更能体现新教改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