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文心雕龙.声律》旨在实现对语言"声律"的探索,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提出"声律"的发生要有"血气"的介入。文章论述了刘勰养气的两种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与体悟;对文献典籍的认识与感悟,以此说明养气有利于"血气"生成,进而促进"声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巧"与"拙"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具体而言,巧拙论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尚巧论,以《文心雕龙》为例,有意对艺术创作规律之"巧"加以探索;二是尚拙论,从"辞拙意工"和"巧于外而拙于内"两个层面肯定"拙"的价值;三是巧拙相参论,意在将"巧""拙"对举,从"巧拙相济"和"巧拙相半"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四是大巧若拙论,它包括与自然契合、不期然而然之遇、绚烂之后的平淡美三个方面。巧拙论的多重意涵与诗学意义,有待我们深入揭示。  相似文献   
3.
以探索<心爱的树>文本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目的,首先从结构主义入手,发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文本内涵,其次从"眼中想"的艺术表现入手,发现它对于扩充文本阐释空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轶婷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3):42-44,70
《文心雕龙&#183;定势》提出的"定势"理论对古代文论的发展影响深远。苏轼提出的"随物赋形"说与"辞达"说就贯彻了"定势",即情之"势"、体之"势"与言之"势"的理论,并予情之"势"一个完美的注脚、为体之"势"注入新的内容、使言之"势"达到一个新高度,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创见。  相似文献   
5.
秦汉以下,包括刘勰在内的众多学者皆认为,只有“养气”,才可能使文章达到“声含宫商”的境界,而“养气”之道无外乎两方面: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对典籍的浸润与感悟。要实现声律的和谐,必须注重声律和字、词、方言的关系,即始终以“和”一以贯之,重视“声”与“心”的和谐,“声”与载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定势》提出的"定势"理论对古代文论的发展影响深远。苏轼提出的"随物赋形"说与"辞达"说就贯彻了"定势",即情之"势"、体之"势"与言之"势"的理论,并予情之"势"一个完美的注脚、为体之"势"注入新的内容、使言之"势"达到一个新高度,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创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