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有浓重经验色彩的、能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主要形式,语感是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越过语感去培养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即语言能力的实现必定以语感能力为主要方式,因为语文教  相似文献   
2.
案例背景 综观选人教材的课文,或多或少都是从“爱祖国”“爱自然”“爱人生”等方面来熏陶感染学生,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用一个字去概括,无外乎是一个“爱”字。“课文无非是例子”,千学万学让学生学会“爱”。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小会“爱”。多年的母语学习沉淀到学生内心深处的这份“爱”却变了味。如何让学生学会“爱”?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行道树》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散。作张晓风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行道树的自白,揭示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读着这样“亦秀亦豪”的章是一种美的享受。但遗憾的是章的课题与内容之间存在着脱节,使、题之间无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相互依托的和谐美,笔以为以“行道树”作为选的题目大大地削弱了章的和谐美。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