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佳作之一。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世称小杜,一生之中工诗、善赋、旁及古文,但最擅长七绝。他的七言绝句体写景抒情小诗最能代表其诗歌的风格,也往往寓含着他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2.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在镇江送别友人辛渐时所吟二首绝句的第一首。其第二首是: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丹阳,即今江苏镇江市。被送者辛渐,生平不详。少伯的送别诗总三十余首,唯送别辛渐的较多,可知是他的知己至友。芙蓉楼,镇江的西北城楼。镇江,晋时属江南道润州,王恭为刺使时,改建其函南城楼为万岁楼,西北城楼为芙蓉楼(参看《元和郡县  相似文献   
3.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亦到阴山敕勒川.”这是金人元遗山评品《敕勒歌》的一首绝句.确然,象《敕勒歌》这样天然雄浑之作,不说北朝民歌,就是在整个乐府歌谣中亦是绝无仅有的.诗中肯定了该歌的浑然天成,及其显示出的雄伟气魄,道出了这首歌谣的特质,这对于我们进行赏析无疑是一大启迪.  相似文献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诸子中曾出现两种思潮:孟轲的民本思想和庄周的自由观念。这种思潮的形成,绝非单纯出于哲人们的玄想,是以客观社会的发展进程为基础的。春秋以来,以土地所有制变更为核心的经济变革、阶级改组、乃致政治斗争极大的显示了“人”的作用,突出了“人” 在社会生产、政治军事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各国诸侯在併大兼小、凌弱暴寡的军事行动中,亦莫不以占有人口、土地为其斗争的目的。《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就是当时兼併者的普遍的典型心理。  相似文献   
6.
培养服务于现实社会的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又红又专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怎样培养、用什么手段培养,则是方法问题。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最本质的应当是在扬弃中继承、在实践中创新。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中,曾经有过不少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也有不少已经僵化了的、只能束缚人们手足的条条框框。对此,如何继承,怎样打破陈旧的框框套套,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继承要有选择,选择要有标准;要以创新来打破陈规陋习,但创新必须有方向。所谓的标准,应当以是否能适应现代化的教育要求为度;而方向则是最大限度地加快培养出适用于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这就是教学改革的基调。过去所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论点,对“木”来说当然可以,但如果一百年才培育一个人才,就大大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了。  相似文献   
7.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亦名《夜雨寄内》,是诗人怀念妻子的一首小诗.对此,不少同志认为是李商隐于850——854年之间在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做幕僚时的作品.此时其妻王氏已死(王氏死于851年秋季,诗人在大中六年即公元852年所写的《房中曲》:“归来已不见”可  相似文献   
8.
墨子,姓墨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年鲁国人。曾经做过手工业工匠,有丰富的手工业生产经验。其言论代表了当时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一书属于墨家学派的经典,其中记载了不少有关自然科学的命题。兹录译于后,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9.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由于二人年龄上的悬殊,生活境遇的差异,李白赠孟浩然的诗作并不多,除本诗外,还有《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二首,而《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又是颇有争议的作品.对此,明·胡震亨在《李诗通》中曾说:“玩诗意,乃偕一显者游禅寺和诗,疑题有误.”清·王琦亦说,他曾看到一个伪称宋刊本的《姑苏缪氏本》,颇有可取之处,该本认为此诗应是“赠孟六浩然”.他指出:“孟六浩然恐是孟赞府之讹”(参看王琦《李  相似文献   
10.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团聚与别离,总是辩证的.有团聚自然有别离,反之,团聚亦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常言人禀七情,对于客观现实中的任何一事物都会因之受到触动,而其间最突出的,除生与死之外就应当是对聚与分的感受了.团聚则欢庆,分别则悲伤,不仅成为人之常情,而且使欢与聚、伤与别之间构成两个难割难分的概念;“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