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姜平  杜俊伟 《报刊之友》2010,(12):169-170
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型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媒介融合趋势对应用型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现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调整课程体系、改进师资结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舆论和决策行为之间的互动本该是政治传播和舆论研究的中心论题之一,但长久以来,这一研究范畴在国内学术界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信息社会里,舆论对于决策的意义至关重要.舆论已实际成为决策行为的辅助手段,它在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实行民主与科学决策、增强决策效能等方面作用显著.舆论对于现代决策的意义,尤其体现在舆论能够提高决策活动代表民意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决策的合理性程度,增强对决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并提高对决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估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过程中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害是一个经常遇到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公众人物的含义和类别入手,说明了公众人物隐私权所具有的公共性质及其与公众知情权间的冲突关系;探讨了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同一般公民的隐私权区分开来加以合理限制的几个原则和范围。  相似文献   
4.
杜俊伟 《新闻窗》2009,(2):24-26,79
舆论学源于西方,以美国为主的舆论学研究经历了三次大转向后发展到现代阶段,形成了以集体行为和社会心理研究、态度和意见研究、政治行为研究和大众传播研究并举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新闻数量的众多和受众的记忆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用稿件的版面位置、字体字号和编排方式等(相对于新闻内容来说是外在的)因素来吸引读或加强其印象,它形成的实际上只是同一版面或同一媒体内容中的比较性阅读优势,其代价是牺牲了其他部分内容的服务效用。要取得新闻传播的最大效果,不可以忽视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记忆这个环节。了解受众记忆的一般规律,在新闻写作实务中自觉地掌握它、运用它,有助于提高受众的记忆能力和阅读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如果输入舆论过程的信息结构均衡、总量充分、流动畅通,而且对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规控的各环节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公众对于舆论对象的意见就有可能随着相关信息的呈现状态的改变以及自身认知状态的改变而发生转向,舆论的运行也可以通过主导意见的转向、调整而呈现出自组织和自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研究主题、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三个方面对最近5年的23期《舆论季刊》进行内容分析,同时对国外有代表性的10种舆论研究专著进行了文献综述式的归纳和分析,提炼出其研究重点和主要内容。笔者意图通过学术期刊和研究专著两个维度,大致勾画出国外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为我国的舆论研究提供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8.
舆论的运行具有一般系统运作的特征。舆论的运行如果处于理想的或接近于理想的环境中.公众意见在形成和聚合过程中就可能出现转向和调整的反复现象.并最终达到一个时空阶段内的稳定。这种公众意见的转向,一方面源自于关于舆论对象的信息呈现在续量、结构和来源上的变动.另一方面源自于公众认知在舆论过程中的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