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自学探路这一步路学生是真正的主人,教师在分析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知识水准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后,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出示两个层次的预习题:1.A.扫清文字障碍,给“驿、瞥、诲、畸、逊、诘、匿、杳、恶、鉴”注音。B.掌握字义。2.A.指出文章体裁。B.了解该体裁特点。3.A.了解作者的称谓,已学过的作品。B.了解作者出版的文集、创作风格、文学地位。4.A.了解本文写了哪几件事情。B.作者对这几件事情的感情态度怎样。5.A.完成课后练习“理解分析一”的前一半问题,写出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B.为什么选择这样四个事例?学有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虽然国家给地矿行业的投资在数量上来看没有减少,但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物价上涨、农村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等,实际投资的含金量减少了,以致在当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地勘单位要用有限的资金作好计划内的地质项目,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队在占探施工方面采用包工期、包  相似文献   
3.
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与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的偏差不断加大。为配合教改,制作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使形成性评价更趋向规范化、科学化,成为摆在各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作者从多年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提出尝试用“学分制”来落实“成长记录袋”制作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对这一新的评价领域做了一些探讨,以期起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