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动手制作,培养兴趣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浓厚的地理兴趣,就必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巧动口。在教学地球总论部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搞地球模型的制作。课前每人准备一个小皮球,彩色粉笔,电灯泡及灯座。在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地球仪上的标记,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明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N、23.5°S), 南北极圈(66.5°N、66.5°S),南北纬30”的纬线(30°N、30°S),南北纬60°的纬线(60°N、60°S),南北纬90°的纬线(90°N、90°S)。再标明重要的经线(如0°经线, 20°W、160°E、180°W、180°E)。然后, 结合教材弄清这些线、圈的地理意义。同时,再用自带的灯泡当作太阳,教室的任意一颗灯泡当作北极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各自反复演示:地球的公转及自转,地球上昼夜的形成,极昼极夜的形成,四季的更替。还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并且一边演示一边复述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有一学生高兴地说;原来地球总论部分学起来这么简单。不需教者多费口舌,学生就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并从中找到了地理课的乐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