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古诗文巧借绘画渲染技法突出场、景、人及作用,研析用墨浓淡与形象鲜明辩证关系,正确掌握、熟练运用渲染技法于写作中.  相似文献   
2.
文言实例的理解和掌握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故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普遍而重要的首选题。答好此类题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六句诀:回忆旧知、辨清题型、读懂题意、前后比析、结合文意、找准答案。近年来不少省市中考出现的文言实词题型有:  相似文献   
3.
阐述古代乐律、车马、丧服、兵车、祭祀等文化史知识的基本内容,正解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对此注义不妥或错误的地方,阐明了解这些知识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中文言课文中出现的众多古人的服饰形状、质地、色泽等进行辨析 ,从多姿多彩的服饰来认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思想品行 ,以便更好地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 ,让学生切实掌握古代服饰知识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选自我国古典白话长篇小说《红楼梦》,所节选内容为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版《红楼梦》(以下简称“1979年版”),对照课本文字出入很大而且量多。从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角度出发,拟就课本所选版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夸饰人物服饰、形态,敷彩人物鬓饰、妆具,铺衬人物容貌、致词等8个方面探析了古诗赋文的情彩。  相似文献   
7.
一、赋题应为“前赤壁赋”。从时间看苏轼谪黄州两游赤壁作两赋,如不用前、后加以区分,使人误解只写了一篇赋。《历代文选》等诸多古文选注本赋题用《前赤壁赋》;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为《前赤壁赋》,注“他(指苏轼)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赤鼻矶)去游览,写了两篇赋,这里选的是前一篇”。《大学语文》(华东师大1984年版)题是《前赤壁赋》,注“苏轼曾两游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此为《前赤壁赋》”。《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第五卷,上海古籍1980年版)目录、总题为《前后赤壁赋》,分题为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长篇文言教学更是为语文教师所关注,并且总结出很多成功经验.在此谈些个人粗浅体会,求教于专家同仁.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文人独创长篇小说,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以记实写法,描摹我国十六世纪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广阔图景,刻划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在我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史上,它是摆脱专注英雄传奇,志怪神灵传统窠臼,转写平凡现实人生创始之作.不久继起《红楼梦》,在题材和细节等描写方面明显受其影响.《水浒传》描写北宋时期山东一百单八将因不忍官府朝廷欺压,奋起反抗,梁山聚义,全书人物众多,情节错综,而《金瓶梅》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小说第22至26回)一章演化铺展而成,重点写西门庆家庭生活,反映破落财主出身的恶霸官僚西门庆勾结强人,巧取豪夺,  相似文献   
10.
说“羮藿”     
高语三册《〈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中“一箪食,一豆羹”之“羹”,课本无注。“羹”在古代为何物?羹,先秦为一种带汁的肉食,和味的浓汤,又称羹汤。肉羹名臛,《尔雅·释鸟》有“枭鸱”条,宋代邢昺疏:“其肉甚美,可为羹臛。”这在古人不少著作中都有论述,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羹臛法》,唐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