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近代的化名人,贺涛更多地接受了传统教育,特别是师承于吴汝纶、张裕钊,他的桐城古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以此为教学内容,使桐城古在直隶得到了广泛传播。贺涛虽然是一位旧式人,但也能接受一些新观念,从而增加了近代直隶地方化的内容,也延续了传统化。  相似文献   
2.
从清乾隆年间一直到民国,一代一代的衡水人推动着古旧书业的不断发展.论文用详实的的资料论述了衡水籍书商在中国藏书文化发展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桐城古文派自兴起以来,其师徒的传授始终以江南人为主。但自从张裕钊、吴汝纶北来直隶之后,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两人的弟子绝大部分为直隶人,而在直隶人中又以衡水人居多,其中更有贺涛等这样的晚期桐城古文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晚期桐城古文的中心在直隶,而这一结果的取得,衡水人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吴汝纶是清末名学,他在任冀州知州期间,筹经费、聘名师、重实学,大力发展地方教事业。吴汝纶以经史有用之学进行讲授,超出了应试的范围,使冀州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有所转变。其后任莲池书院院长,创办西学堂,招收的学生也以冀州人为多。吴汝纶的兴学重教,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冀州的早期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见解。其中有些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原则性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1.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观点为史学界所普遍接受,但一些学者已明确提出了质疑或否定  相似文献   
6.
吴汝纶是晚期桐城古文派的代表人物 ,他以“字字有本 ,篇篇成文”为原则修成的《深州风土记》 ,与旧志体例有所不同。该志“人谱”“金石”等篇中的史学研究方法 ,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且“人谱”为吴汝纶首创。《深州风土记》为清末名志 ,这一事实批驳了章学诚“文人不可与修志”的偏见。它对直隶及后来河北的不少名志起到了示范作用 ,其影响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7.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直接决定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走向 ,同时对中国现代及将来的文化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文学革命”或“文学改良”相号召 ,对旧文学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并且以创造新文学为己任而作了大胆的尝试 ,其主要贡献则在于白话文的倡导和应用。这样便造成了文学的大众化和普及化 ,更有利于下层劳动人民享受文学所带来的愉悦 ,以及借助文学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文学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巨变中的一个方面 ,是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一段激流。  相似文献   
8.
吴汝纶是清末著名学者,他在任冀州知州期间,筹经费、聘名师、重实学,大力发展地方文教事业。吴汝纶以经史有用之学进行讲授,超出了应试的范围,使冀州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有所转变。其后任莲池书院院长,创办西文学堂,招收的学生也以冀州人为多。吴汝纶的兴学重教,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冀州的早期近代化。  相似文献   
9.
作为洋务运动后期的领袖人物,张之洞力倡修路,并付诸于积极行动。在清朝末年主持或参与了多条铁路的修建,其修路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国的富强,并以此贯彻于修路之始终。在此过程中,张之洞排除了许多困难,为中国铁路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且他在铁路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于今仍有其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衡水人从事古玩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清朝到民国,衡水人在北京琉璃厂不断拓展着自己的领地,以至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衡水古玩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这是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也为衡水区域文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