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与疑从来就有着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清代学者刘开认为:“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作为学习的亲密伙伴,质疑决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而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因此,诱导学生质疑也不应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支插曲,而应始终处在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在上课时无休止地提问题。事实上,在教学中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令人担心的倒是学生由于从教师的讲解中已得到满足而不再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编现行高中语文第四册《科学的春天》一文提到过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编者把“头悬梁,锥刺股”解释为:“战国时苏秦刻苦读书的故事。他把头发系在梁上,用锥刺股,克服疲劳,坚持学习。”这说法是不确切的。苏秦苦读在古书上只有“锥刺股”的记载。《战国策·秦策一》写道:“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至于“头悬梁”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每到高三下学期,复习备考便成了重头戏,各种考试也更加频繁。就拿深圳市来说,除了本市的一模、二模,不少学校还要用广州、惠州等地的模拟试题进行轮番演练。每次考完,都少不了成绩分析和试卷讲评。  相似文献   
4.
5.
<正>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现代文阅读是必考的内容,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占有很重的分量。而如何选择和使用文学类文本则是至关重要的。就文学类文本的体裁而言,高考试卷大多偏重于散文和小说。所选文本必须符合以下标准:一是称得上文质兼美的佳作,二是篇幅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相似文献   
6.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鸟、草、虫,万事万物均可入诗。而春天,最让诗人动心,有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下面,我想请同学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师:看来同学们都记得很牢。“春雨”一旦进入诗中,便有了新的意义,有了丰富的内涵。在你的印象中,“春雨”有什么含义?生:代表着温柔。生:代表着希望。生:表示美好的时光。生:有时,春雨也是烦恼的象征。生:但是,大多…  相似文献   
7.
2006年广东省高考阅卷工作刚结束,《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等媒体便先后在相关报道中披露:今年全省高考作文水平很不理想,大都内容空泛,引用材料严重雷同,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提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考作文之所以雷同现象严重,甚至“假大空”泛滥,窃以为问题主要不在考生,而是命题使然。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是话题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话题,但它却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话题。所谓话题,原本指谈话的中心,在话题作文中则是指写作的范围,即内容指向。它应该是人们熟悉和关注的对象,必须来自现实生活,常为人们…  相似文献   
8.
古人的名字很讲究,对人的称谓也常不一,古人常以字、别号、溢号、排行、官爵、出生地等来称呼。 1.称字 柳宗元,字子厚,所以人们常称他柳子厚,韩愈就有《柳子厚墓志铭》。李贺,字长吉,故称李长吉,所以他的诗集名为《李长吉歌诗》。 2.名字并称 先称名后称字,名与字并列在一起称呼。曹丕《典论·论文》对“建安七子”的称呼即是如此。“晋国  相似文献   
9.
杨先武 《教育学报》2007,3(3):54-59
“工具论”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使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工具性”的制约,走进了科学化、技术化的误区,并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然而,语文界至今仍有人把“三老”的教育理论视为圭臬,对于片面强调工具性所产生的弊端缺乏认真的反思。这将给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造成极大的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0月,深圳市举行了一次初中语文新课程优质课大赛,参赛者执教的是同一首诗《你是我的同类》。由于“性之所至”,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也当场给与会者上了一堂示范课,课题仍是《你是我的同类》。这堂课赢得了不少人的喝彩,并被誉为“大开眼界”“大获成功”的一堂课,程先生本人在课后访谈中也把这节课视为自己的“经典课”之一。但看完课堂实录,笔者却实在不敢恭维。程先生这堂课以吟诵开始。在指导学生朗读了几遍诗歌后,便让学生研讨什么是诗或诗意。由于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程先生不得不自下结论:“诗或诗意就是曾经使我们的内心得到感动的,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那种东西。凡是这样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诗或诗意。”接着便以“妈妈对你说‘宝贝宝贝’”和“奶奶说‘乖宝宝’”为例,说明“那就是诗”,“就叫有诗意”,甚至“捡了个钱包还给别人”也叫“有诗意”。读到这番话,笔者真不知道学生是否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原来诗是十分简单的东西,也许婴儿的一声啼哭就是一首好诗。的确,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富有诗意,或者说像诗一样的美,但这决不能等同于文学作品中的诗或诗意。作为语文教研员,不应该不懂得这样的常识。更何况这和欣赏诗歌并没有什么关系。在研讨完“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