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莽人长期生活在密林深处,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其食物的来源主要依靠采集植物,而原始森林中丰富多样的植物为其采集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采集生活过程中,莽人认知了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性质,以及在不同季节和时间里应采集什么样的植物。在采集的过程中他们也知道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植物资源,采集与保护并重的方法,遵循可持续、可再生的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原则。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莽人的生活方式,发现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并没有破坏生态环境,而是一种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循环,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因而多少年来,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仍然让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自民间的有益例证,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外交工作极为困难,复杂的外交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便会产生负面影响。中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为打开新中国的外交大门,特制定了不分国大国小,互不干涉别国内政,不侵略别国,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外交政策。中国政府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展现了新中国作为世界政治大国的气度、能力和风采,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该文重点阐释中国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对越南、老挝、缅甸的外交政策,同时也反映了邻国哈尼族边民对中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3.
哈尼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原始宗教祭祀。以一年中月份的先后顺序,对哈尼族的原始宗教祭祀进行详细的记述,有利于揭示哈尼族原始宗教祭祀的礼仪内涵。  相似文献   
4.
杨六金 《百科知识》2007,(8X):18-20
莽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小族群,至今尚未确定族称,没有归入我国56个民族中的任何一个民族。据2006年末统计,莽人共有4个自然村,114户,687人。今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南科村委会和乌丫坪村委会。  相似文献   
5.
哈尼/阿卡族①是我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尚书禹贡》记西南民族有"和夷",这虽不是某一民族的专称,但无疑包括有"哈尼"的先民。自"和夷"一词出现后,哈尼族自北而南的迁徙路线便清晰可寻。[1]1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红河中上游与湄公河上游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少部分迁徙到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和泰缅边境地区。文章不仅阐释了国内外哈尼/阿卡族的历史族称,而且揭示了历史迁徙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哈尼/阿卡人①有自己的语言,而无自己的传统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父子连名谱系文化。这种文化在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该文通过对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宗族分支、血亲认同等材料综合比较分析,阐释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中的"人鬼共居"时期的"神谱"、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部落首领的"人谱"和平民百姓家族谱系中的宗族分支等,揭示了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宗族血缘认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