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都从动词虚化而来。但有些介词仍保留有动词的特点,于是就形成了兼类现象,如“在、到、朝、向、对、比、为”等等。其中“在”的兼类现象最为明显,使用率也最高。“在”的用法和特点,还不限于介词和动词,它还具有副词的性质。如“我在工作”的“在”,就既不是动词,也不是介词,而是副词。“在”的这些性质和特点,有的同志尚未完全注意到。因此,我们觉得对“在”的词性、功能及其所表达的意义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份蒸腾的通道,还是外界水份和农药,肥料的入口。围绕气孔的是两个保卫细胞,所以,气孔是开口处和两个保卫细胞的统称。气孔周围往往还有一些不同于表皮的细胞叫副卫细胞,两者构成气孔复体。  相似文献   
3.
杨凤清 《学苑教育》2012,(20):77-77
散文的教学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用心、用情打开文本,感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散文教学的”少教多学”模式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谈谈使动句     
使动句就是主语支配和影响宾语,使宾语发出了某种动作或产生了某种情况和变化。使动句有两种句型:一种是活用其他词类为使动词,作句子的谓语,后带宾语,构成“主||谓+宾”的格式;另一种是用使动词作第一个谓语,带兼语,后边是第二个谓语,构成“主||谓_(1)+兼+谓_(2)”的兼语式。这两种句式古今汉语中都有,不过古代汉语的使动句以前一种句式为主,现代汉语的使动句以后一种兼语式为主。现将两种句式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