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吉琳 《出版广角》2016,(12):80-82
口述作为一种文明传承的主要形式先天具有文献性,而从纪录片的起源则可以看出文献性是其本源特征,因此,口述体纪录片是最能体现本源特征的纪录片形式.借由口述方法的使用,口述体纪录片的文献性主要体现在私人化和当代性两个方面.私人化为我们呈现新的历史视角与历史细节,当代性为我们建立对当代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周晓雪  杨吉琳 《成才之路》2023,(18):113-116
在传统的中小学课堂上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较低,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持有建构主义观点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提出并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理论对各个学科、各个阶段的教学均具有指导意义,文章论述建构主义对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及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多数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表达真情实感,但是说假话、大话、空话的现象仍不少见,在一个班级中,作文基本上能表达真情实感的,通常占到全班人数的70%左右;这之中,虽然表达了真情实感但是缺少生气的又要占到一半左右;而表达了真情实感却情感取向偏激的文章约占15%;如果要求既有创新又不说假、大、空、套话的文章,数量就很少了。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三项提出,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在“阶段目标”中,又分别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不仅如此,在“评价建议”部分,再从教师的角度把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要求对阅读的“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写作则要求教师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上述事实足以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视程度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