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明清时期就已经有传教士来华传教。美国传教士明恩傅曾说过,"英语国家的人民所从事的传教事业,所带给他们的效果必定是和平地征服世界——不是政治上的支配,而是在商业和制造业,在文学、科学、哲学、艺术、教化、道德、宗教上的支配,并在未来的时代里将在一切生活的领域里取回效益,其发展将比目前估计更为远大"[1]113。由此可知,传教士来华的目的是从文化上征服中国,这势必会对晚清的中国教育制度造成冲击。本文将从传教士来华对中国教育的双向影响两大方面进  相似文献   
2.
毛姆身处的时代正是英国文化遭受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由于冲击性人格的出现,传统叙事同时也遭受到净击。毛姆没有进行创新的自觉,但是在这种新的环境下,他的叙事在不自觉当中,展现出现代小说的因素。比如说,多元视角对话,叙事拼贴等。我们有理由相信,欧洲现代小说的出现,不仅仅是欧洲文明独自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表现出虚弱。弗洛姆针对这种虚弱,提出了“人本良心”作为解决方案。但是,人本良心的基石乃是自我,而卡夫卡的作品本身就已经证明了自我不过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假设,虚无软弱反而是更为真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