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高中教材中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来制取甲烷。我们让学生按教材规定的物料比进行实验 ,出现了反应速率慢、产率低、试管易破裂等现象。那么如何既能提高产率 ,又能防止试管的破裂 ,这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为了综合“CH4的产率”和“试管破损情况”两个因素来评价实验结果的优劣 ,我们提出了“正交试验设计法”。首先教师向同学讲授正交试验设计法。在此基础上 ,我们进行了甲烷制取实验的最佳条件的选择1 实验指标的确定与学生讨论明确 ,应选定“CH4的产率”和“试管破裂情况”为指标 ,采用综合分析法来评价实验结果的优劣。(1 )…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的学生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所描述的实验方法比较陈旧,按照此方法进行实验,耗时长,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的学生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方法比较陈旧,步骤烦琐,实验耗时长,药剂材料用量多;实验步骤存在学生对滤液线画不匀、画不细,滤纸条在烧杯中不好固定,滤纸条上的滤液线与层析液接触过上或过下,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学生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有关层析液的配方较多,但有些药品毒性大、易挥发。但若选用常用的、无毒的、扩散性能好和具有色素分离清晰等特征的有机溶剂进行实验,也会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笔者多次用“酒精+汽油”混合液作为层析液,实验操作过程简便,效果明显,且无毒安全。现将此方法中层析液的配制、操作过程及结果阐述如下,以便与各位同仁交流和商榷。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生物学生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所选的溶液为质量浓度是0.3g/mL的蔗糖溶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滴水复原过程中,存在速度慢所用时间长,往往效果不佳。而且溶液粘性强,滴瓶与滴管之间粘连等不足。如果利用KNO3溶液来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结果会如何呢?笔者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一定的浓度下,实验效果好,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所用时间短,效果明显。现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等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1.仪器摆放要井然有序。严谨求实的实验习惯是学生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走向成功的奠基石。教师在实验准备工作中应率先垂范,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训练与培养,这样既可增强实验有序性,又可节省实验时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都要做到:(1)实验前后实验台上必须干净整洁,仪器、材料、试剂与清单一目了然,并在实验台上摆放整齐划一,横竖成线,形成严谨、和谐、美观大方的实验氛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大众审美的重要现象,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作理性的分析,从生活的内涵和审美的实质两方面来看生活与审美之间并不具有不可通约性,后现代时期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使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的学生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教师所描述的实验存在如下问题:   ①实验方法比较陈旧,程序烦琐,实验耗时长,所用材料用量多;   ②实验过程中存在学生对滤液线画不均、画不细、滤纸条在烧杯中不好固定,滤纸条上的滤液线与层析液接触过上或过下,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等.   笔者结合多年的生物实验教学实践,对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一些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改进后的方法和步骤阐述如下,以便与各位同仁交流和商榷.……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思路进行了梳理,认为文学理论研究必须向文学的内部扩展,深入到具体作品的语言层面、叙事层面,向外拓展空间,扩展到文化层面,打破纯文学的苑囿,进行跨文学实践等,进而对困境下的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的美学命题,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关键在于对“两个尺度”的理解上,从实践的审美观出发,“两个尺度”的统一不一定就是遵循了美的规律,要想使人类的劳动生产成为具有审美价值创造的活动,必须把内在尺度提升到精神生活需要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