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发展职业教育是增强我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基础,是促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精髓是统筹协调;关键是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校后勤来讲,其实质是在坚持发展是学校第一要务的基  相似文献   
3.
2010年高考数学新课程卷很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理念,试题设计体现新课程思想,不偏不怪,考查了数学思想、基本方法、基本概念,但是考生却表现出不适应,难得分,分析其原因,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解题训练的方法没有适应新课程理念,还停留在题型教学、题海训练状态,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灵活应用知识,不是难题变成难题.  相似文献   
4.
杨学峰 《数学教学》2008,(11):12-13
读了《数学教学》2008年第3期文章《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后,感到文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似乎是教师在牵引——“主牵”.一牵:让学生跳过余弦定理.刚刚引出课题“余弦定理”,又让学生跳过去,  相似文献   
5.
杨学峰 《大观周刊》2011,(44):193-193
最近听了一些教师的授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吃力,但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够好。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完成作业,真正做到既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摭谈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审美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探索与确立,改变丁我们的生态观.产生了当代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美是自然界生命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所展现出来的充满活力的美的形式。这种观念也对旅游景观的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在我国大陆正南方,有一片茫茫碧波,这就是我国面积为3.2×10~5km~2的海洋国土——南中国海。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就位于这片蓝色国土的最南端。 南沙群岛地处印度洋、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地带,是东亚、东北亚通往南亚、西亚、欧洲和非洲的海上要冲。群岛西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欧洲大陆的主要通道。目前,西方国家50%的进口石油,80%的战略物质需经南海主要航道运输,我国通往其他国家的39条航线,有27条也要经过这里。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每年有10万艘次的船舶从这里通过,平均每  相似文献   
9.
环境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人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反映,它既依据于“人地关系”的现实,又具相对独立性,这表现在它的发展与人地关系的发展不完全同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历史继承性,环境意识对人地关系的反作用,其实现过程可从性质与程度两方面研究,性质上,可从是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还是使人与环境关系发生矛盾甚至对立来加以判断,程度上,主要取取于掌握民众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0.
一、地理教学过程的含义对地理教学过程的认识是学习地理教育理论的基本任务,然而,对其含义的认识却看法不一:有人从教育学角度来定义。有人从心理学角度来定义,有人则结合系统论、信息论的某些理论来界定。笔者认为。地理教学过程是在遵循地理教学规律、贯彻地理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地理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过程。该定义或许有些笼统,没有明确显示出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但它十分通俗,而且后文笔者也将明确谈到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