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杨宗年 《考试》2008,(4):37-41
《考试大纲》是重要的高考指导用书,高三复课中,教师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就历史学科而言,教师至少应做到以下四方面:理解《大纲》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自觉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思维层次性和解题能力得以提升;研究《大纲》中考试内容、范围和要求,在全面思考330多个考点的基础上,清楚新增加的考点、变化了的考点、经常考的考点、多年不考考点、外延扩大考点、外延缩小考  相似文献   
2.
1.试题内容上一般不超出当年的《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题目突出对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品质的考查。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却不是以书本原来的体系呈现,而是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学科间的综合虽仍是组合式,但会更自然,没有牵强的痕迹。重视学科间、学科内及与实际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杨宗年 《考试》2008,(10):46-48
19世纪后期,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晚清政府为了挽救其专制统治先后进行了同光新政(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三次新政主观动机上都不同程度带有一定落后性,但不能排除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同时,其多重性、复杂性及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一、高考文科综合测试题的特点1试题内容上一般不超出当年的《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题目突出对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品质的考查。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却不是以书本原来的体系呈现,而是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学科间的综合虽仍是组合式,但  相似文献   
5.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和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其经济政策的演变。学习中要理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脉络,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不断实践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地分析巴黎公社革命措施,认识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了解苏联经历过的成就与挫折,深刻认识其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经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过程。纵向线索梳理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政治运动的兴起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工人还没有被充分组织起来 ,工人运动带有自发性的特点 ,并以政治斗争为主。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9世纪初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政治 1、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下图和有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逐步建立起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对落实“两基”和“两全”起到巨大作用。但是,这一课程体系与课程现代化的标准和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课程类型等方面作了较大幅度调整和改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次改革是建国以来理念最新、力度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