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实行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如何顺利进行?教师应提高各方面素质,注重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育上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大的社会背景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不仅加速了现代化进程,也使作为推进这一进程的社会历史主体的中国人经历着文化心理上的转变。这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的生存状态是以被动服从、组织依附和重复模仿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探索,呼唤建设的和创造性的主体性: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与动力,营造出开放、多元和广泛交往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关于主体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主体教育理念内涵的基础上,驳斥主体教育理念“过时论”、“趋同论”和“抽象论”,进而辨析教学策略的概念,探讨在主体教育实验中如何进行目标定位、注重开放并把握好开放的“度”、处理好探究与引导、选择与规范的关系。最后,就如何深化主体教育实验的问题,提出了引导学生追求价值、建构素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育成长、形成实验教育化、提升教育理念等见解。  相似文献   
4.
5.
评价,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激励与调解手段。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目标的落实。没有评价的教学或评价的策略欠佳一定算不得成功的课堂教学。课改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有许多弊端,比如评价标准的共性趋势,评价方法的单一模式,评价重心偏于结果等,都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进入新课程后,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应该如何定位?笔者认为,应当确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关注个体进步,展现异彩纷呈的评价方式。一、缓急交互式缓急交互式是指课堂评…  相似文献   
6.
人们期待已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于去年秋季在全国34个实验区展开,这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出重头戏。因为课程不仅是规划每一个儿童成长的“蓝图”,更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区日常运作的纲领,在基础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实验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也由于20多年教育改革实验证明,课程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实验的“禁区”,今天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人们对它寄予厚望是不难理解的,对它有所担忧也在情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实行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如何顺利进行?教师应提高各方面素质,注重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理念、趋势、困难和代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 3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1〕与会代表普遍认为 ,各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相似 ,做法相似 ,甚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相似。由于科学课程改革发生在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事关重大 ,所以反思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动 ,权衡改革的得失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一 )科学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所有人的科学素质美国于 1 989年 2月发表的《2 0 61计划》的第一份报告的标题就是《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对学生经过从幼儿园直到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9.
10.
近二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经历了近 2 0年基础教育改革的风风雨雨之后 ,我们又将迎来一场深刻的中小学课程变革 ,我们必须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进行认真反思。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 ,着重审视近 2 0年课程变革中课程研究的得失 ,并展开有关建立一种适合课程研究对象新认识的研究方法体系的探讨。什么是方法论的角度呢 ?方法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关于方法的理论。严格地讲 ,方法论是对研究方法整体与研究对象特性之间适宜性问题的探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是人们选择、改造或更新方法及方法体系的根据和出发点 ;对象观的转变和对对象认识的深化 ,往往导致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