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习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不仅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基本观点,还要掌握马克思观察问题的方法。当前,在美学研究中,掌握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固然重要,但掌握马克思观察问题的方法更为迫切,更有助于美学研究的进展。本文就马克思关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劳动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策略很多,本文从激活文字,创设形象;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放飞思绪,彰显个性三方面,探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八月二十二日,中文系副主任冯健男同志召集该系部分师生举行座谈会,讨论发表在今年《河北文艺》第六、七期上的《“歌德”与“缺德”》和《歌颂与暴露》、《谈“飞”》等几篇“文艺短论”。到会师生联系实际,热烈发言,批判了这些文章中所表现的极左思潮。大家首先指出,不管这儿篇文章的作者主观愿望如何,实际上是重弹了林彪、“四  相似文献   
4.
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三十年来我国文艺界对这个问题曾有过多次讨论,由于在讨论中出现了一些偏向,如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混在一起,离开社会主义文艺实践去区分什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修正主义观点”等等,因此,不同的意见遭到了压制,所以使这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打倒了。“四人帮”,“百家争鸣”的时代到来了,我们可以心情舒畅地探讨这个老大难问题了。本文拟谈如下三方面的问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世界观与创  相似文献   
5.
《学术月刊》1983年7月号刊登了姚文放同志题为《论艺术"化丑为美"的契机》的文章.文章认为,艺术具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能把现实的丑化为艺术美,创造出"丑得精美"的形象.文章论述的"化丑为美"的契机,概括地说就是:艺术家首先与现实的丑构成"征服关系",所谓征服就是"否定、支配、限制、扬弃"的意思;其次,在题材处理上使丑反衬美,使丑居于"反衬"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哲学界有这么一种看法:马克思早期所阐述的人学观点还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有人干脆说,马克思早期的人学观就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直率地说我们反对这种看法。反对的理由有二;第一,这种观点根本没有看到马克思早期的人学观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马克思的人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东西。第二,这种看法断然否定了人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似乎“人”只是地主、资产阶级哲学家感兴趣的东西,它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勿庸讳言,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中汲取了一些合理的东西,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马克思在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化自然等问题上的观点与费尔巴哈截然不同,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在1844—1845年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的人学观。限于篇幅,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加以辩明。  相似文献   
7.
普列汉诺夫在评价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时说:“我们的一切美学判断是以我们关于生活的概念为基础的。” (《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第103页)普列汉诺夫正确地指出了美学思想与生活观的关系:一定的美学观点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观的基础之上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生活观基础之上的,同理,无产阶级的美学理论也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基础之上。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活观对我们的美学建设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对批判断承美学遗产也很有意义。举例来说,我国美学界公认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是唯物的,但是对于这个命题的局限性却又众说不一。大家在评价“美是生活”这一命题时,有的从典型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地处辽北山区的西丰县一中,从一九八一年起,办起了“三集中”的体育班,同年被命名为“辽宁省体育业余训练重点学校”。五年来,先后为省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了17名队员,被评为县、市、省的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一九八四年被国家体委和教育部命名为“业余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单位”。在第四届、第五届省运会  相似文献   
9.
论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涉及到美的本质、自然美等问题,也涉及到整个美学体系的建立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什么是审美关系?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和苏联的许多美学家都把它说成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苏联哲学研究所、艺术史研究所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一书,把审美关系归结为人对现实的"审美感知"、"审美感受"、"审美享受"、"情感评价"、"自我认识"的关系,归结为人对现实的"艺术掌握",归结为"一般意  相似文献   
10.
自然美的本质是什么?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美学界有影响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自然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一种认为自然美的本质是典型。我不同意上述两种观点,我认为:自然美是生活美的映现。下面谈谈我的观点。先从生活美谈起。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如劳动、政治活动、文艺创作、教育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在诸种活动中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我们结合劳动谈谈有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