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什么是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文言语感就是对我国古代汉语言文字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必须培养较强的语感能力,学文盲文也是如此。如果具备了这种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顿悟”。怎样培养文言语感呢?首先就应该多读、多背。从初中至高中,中学课本共入选了文言散文96篇,古代诗词曲137篇(包括初中课本附录的96首),明确要求背诵的篇章段落也不少。然而,中学生究竟做得怎样?真正能背下多少  相似文献   
2.
翻开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史,会发现,有无数教育工作,把图书馆事业作为其教育事业的一部分,许多名教育家亲自创办图书馆和从事图书馆工作,利用图书馆这块阵地辛勤劳作,探求传播真理,唤起黎民.解救众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药》中,鲁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塑造了夏瑜、华老栓和康大叔等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作者在给人物命名上也是煞费苦心,匠心独运的。 《教参》中只为人们揭示了两点。 一是“华、夏合指中国”。也就是说华夏的两家的悲剧,就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二是“夏瑜暗指秋瑾”,因为“夏”和“秋”即是姓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