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东新语》的作者是屈大均。但该书中的端州山水章却标明是何磻所撰述,端溪砚石章则标明是高兆所撰述。无论从题目名称抑或从具体内容来看,此两章与全书的撰述体例及与屈大均谋篇设目的宗旨不相吻合。经分析可知,此两章文字原非《广东新语》所有,是屈大均受某些特殊原因所驱使或出于某种考虑,才将它们加插到《广东新语》中去的,添加时间是在康熙二十六年之后。由于此两章文字的撰写时间及其被收入《广东新语》中去的时间皆可考,故凭此能说明《广东新语》在康熙二十六年时已经刊刻成书的说法欠妥。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邓析是被子产所杀抑或是被驷歂所杀这一有争议的历史疑案作考究分析.指出诸子所记子产杀邓析这事,其过程周详,因果明朗,而且众说同辞,值得相信.而《左传》所记驷歂杀邓析事,就甚为简略,因果不明,又是孤说,不可不疑.并将两种不同的讲法互辨互补,揭示《左传》虽说驷歂杀邓析,但这驷歂实际上是代表着子产的;从而指出杀邓析的人应该是驷歂和子产两者,只不过前者是抛头露面的实际办事人,而后者则是发号施令的指使者罢了.  相似文献   
3.
广东肇庆的鼎湖山(现在人们习惯于这样称叫),本来叫顶湖山,亦曾被名为天湖山。其中顶湖山和鼎湖山这两个名称长期以来被互混称叫,以至其名不对实,这个问题必须要彻底弄清楚。首先要弄清楚各个名称之由来及其含义。之所以称之为顶湖山,是因为该山之顶部有好几个湖的缘故。研究广东地方史最有权威的清初文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山语·顶湖山》中说:“顶湖者,端州镇山,去郡四十里。……上龙湫,所谓上飞水潭也。……下三、四折为大龙湫,……一大瀑布长可三十余丈,是谓大飞水潭。自西庵而下,又有短瀑布八、九,小潭湫四,是皆所谓顶湖也。”之所以…  相似文献   
4.
《史记·秦始皇本纪》虽然记载了秦始皇坑杀方士儒生一事.但对坑杀的具体情况却没有明确叙述。河北青县一中刘振修老师《秦始皇是如何“坑儒”的》一文引用了一些《史记》以外的材料,以求补充说明司马迁记载的不足,揭示秦始皇杀人手法的残忍。正好我对坑儒事件也有所关注,现在此谈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前言 中华人民共合国国务院关于《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使中国广大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无不为之欢心鼓舞。因为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全民健身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在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所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作为我们体育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如何提高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春秋战国及西汉人称呼史官习惯带有职称,而孔子、司马迁讲到左丘明时却不提及其职称的情况,从而指出班固称左丘明为太史之说是无据而武断的。继而指出在官方垄断学术已走向衰落的情况下,非史官者亦可以撰史,《左传》作者左丘明便是一位有撰史能力但不是史官身份的人。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将《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双鲤鱼”和“烹鲤鱼”两词解释为“藏书之函”和“解绳开函”,其说似乎可通而实际上违事理,从诗的内容、古书的有关记载以及客观情理和个方面分析看,此两词应该分别是指“鲤鱼”和“煮制鲤鱼”,诗中称信函为“双鲤鱼”和把开启信函讲成“烹鲤鱼”是属天叙事写实的用笔,古人有以食为贵的意识和有馈鱼表心意的做法,由此而导致有鱼腹藏书的寄信习俗。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代的“舆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春秋战国时代“舆人”的身份职业问题及与之有关的某些问题.指出注解家们训释《左传》、《国语》中的“舆人”为“众人”之说有欠准确.肯定“舆人”只能是指造车工人;他们中有的人还需要随军而行以从事战车维修,并且还要充当战争配角及从事粗贱杂役;而“舆尉”、“舆司马”等官职都是属于与管理战车和管理“舆人”有关的职掌.认为“舆人”是一种拥有专门技术但社会地位颇为低下的被压迫阶层的人,用讽诵形式揭露社会黑暗面和反抗剥削压迫是他们常用的斗争方式.  相似文献   
9.
_瞽史_刍议     
“瞽史”见载于《国语》.但“瞽史”是什么样的人?任何史籍未有记载.有的同志说,“瞽史”是春秋时代一种盲史官类的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我认为,盲史官这类人是不可能有的,“瞽史”指的应该是某个不幸失了明的史官.首先,“瞽”、“史”与“瞽史”有区别,不能混淆.在《国语》中,“瞽史”两字并列而出现的有五处.其一,《周语上》:“鲁侯曰:‘寡人惧不免于晋,今君曰将有乱,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单子)对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张修应是早期五斗米道的建教传道者和领导人之一。张修在创教者张陵死后而其孙张鲁又尚未能成为最有权威的教首之际,曾树起一帜地传播教义发展组织,在某段时间之内,实际上成为了最有影响的道首。张修与张陵之间的关系当是属于宗教组织内部骨干人物中上级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并含有师徒关系的成分。他被张鲁打败,乃是宗教组织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冲突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