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们这次到桃江县,和县区乡的党政干部谈教育,发现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在“发展经济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的基础上,又深化了许多。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的概念已大大扩大,大到需要用十个字——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才能概括。搞大农业,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大教育。县委书记龙武扬对他的这一  相似文献   
2.
如果把中等、高等教育比作高楼大厦,那么初等教育就好比奠基工程.有远见的建筑师总是首先把精力用在打好基础上.桃江自1984年经过验收,成为全省首批普及初等教育的县之后,仍然坚定不移地以巩固和发展普及初等教育成果作为农村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在离桃江县城12公里的浮邱山下,有一所“八千岁学校”。它是私人办的普通高中,正式名称是桃江县育英中学。学校董事长詹建威风趣地介绍道:别看我们“育英”是“个体联营”,但事业兴旺,发展迅速,已有30名教师,438名学生,师生年龄加起来超过八千岁,可谓“八千岁学校”。“八千岁学校”创办于1984年,设在鸬鹚渡乡的分水坳。开始不到“四千岁”,而且管理混乱,学生纷纷离去,眼看连“一千岁”也难保。后来县政协常委、省参事室参事詹建威出任董事长。他拿出自己仅有的一千元钱充实办学经费,又着手整治风纪,督促教学,实行帐目公开,平息师生意见,稳住了“育英”的阵脚。接着又着手选择理想的校址。搬迁了几次,不是场地太小,就是交通不便,最后看中了浮邱山。这浮邱山可是桃江一大胜地,有“小南岳”之誉。育英中学迁到这里以后,便占风景优美、交通方便、靠近县城三大地利。地利既得,人和始兴,一批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虽屡遭批评,但始终难以遏止。然而,我们在桃江的所见所闻却是另一番景象:升学,已不再是青年学子的唯一追求,代之而起的是“趁早学好文化和技术,为本乡本土建设贡献力量”的新风尚。桃江,并不是“世外桃源”,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县农委、经委、财委的同志兴致勃劲地告诉我们:去年七月筹建,十月开学,“三委”各自办起了一所职业高中,共开办了六个班,招收了310名学生,设置了农经管理、财务会计、家电维修、工经管理、机械加工等五个专业。县  相似文献   
6.
党的政策放宽以后,农民的致富热情高涨,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了。在桃江,先富起来的农民大多数既有初中以上文化,又有一技之长。县工农教育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调查材料就很有说服力。浮邱山乡范金村13个先富户(专业户),  相似文献   
7.
县以下的教育如何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使人们的注意力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羊肠小道转向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中来,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带着这个课题来看桃江教育,也可受到启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这个“转向”的重要一环。我们先来看看桃江的农民教育。该县自1977年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第一个“青壮年无盲县”的光荣称号之后,农民教育就实行了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