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围绕某一客观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再应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书本知识,又得到了情感上的体验。问题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首要因素,只有让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才有不断探索的兴趣与动力。这里说的某一个问题,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是来自日…  相似文献   
2.
学校特色文化,是长期教育实践中不断创造和进步完善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整体信念效应的独特风格,凝结着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在本质上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由我国的国策决定,现代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城镇尤为突出。这个极大的群体,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的溺爱,加上社会、家庭及学校教育等因素,造成他们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的心理偏差,其主要表现在于:依赖性很强,长期依赖自己的父母,不做力所能及的事;性格孤僻,没有合作精神,不顾他人,只顾自己;自控能力差,想怎样就怎样,不听统一指挥等。这些不良心理偏差,如不及时用有效的方法予以矫正,任其发展下去,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育极为有害,后果是十分可怕的。我们要培育“四有”新人,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首先就必须矫正他们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阐述十分清楚,关于“评价”问题作了明确、详细的论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首先,要转变评价功能。以前我们所说的评价主要是指选拔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科研》课的作用,提高校长培训质量和效果,无疑是摆在干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在教学中沿着先启蒙、后起步、学方法、能实践的思路,采用专题教学分组研讨的教学形式,既兼顾了学员对教育科研的陌生感和教学时间的紧迫性,又启发了学员?..  相似文献   
6.
看了贵刊2008年第5期<不同教学方式带来的思考与困惑>的"编后".有了下面的思考. ①人为规定的是否需要探究?②什么样的内容需要探究.什么样的内容不需要探究?类似的问题贵刊2007年第1期."约定俗成的是否要创造"进行了专题讨论.正反两方均有若干支持者.主持人综述的结论是:"……老师们有必要去选择哪些是应该让学生经历再创造过程的.哪些是需要学生查阅资料的.哪些是教师可以直接讲授的……对于每一节新授课.我们老师是否可以考虑选择一个或几个关键性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适度探究(即探究点的设计).而其余的进行直接讲授呢?"这里主持人给了一个不确定的回答.一线教师仍有疑问.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破“应试教育”之旧,立素质教育之新。因此,一方面要认清“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办学思想和模式的表现对基础教育的危害,另一方面要探索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新方法。对此,广大小学教师责无旁贷,应成为研究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转变,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心人。由于中小学教师科研群体的特殊性及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素质不高,存有以下心…  相似文献   
8.
开栏的话:
  鉴于德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本刊特开设德育天地栏目,旨在交流德育经验、传播德育理念,希望广大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者积极来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是将"立德树人"宏伟构想转化为具体实在的育人行为和实效的主体。我们认为,"自存本心,自立自得;志存高远,知行合一;术德兼优,知体达用;长善救失,诲人不倦"等传统师德要求,仍是当代教育者必备的道德基准,必守的道德底线。在吸收传统师德精华的基础上,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新课改",尝试建构与新课改相配套的师德建设机制。具体来讲,就是在师德建设中落实"五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